李大成瞧出他的心思,付賬的時候找小二要了油紙,將剩下的栗子糖糕包好,放在了身后的竹筐里。
沈橋靜靜地坐在桌邊,見李大成把糖糕包了起來,漆黑的眸子先是帶著驚訝,隨后轉(zhuǎn)變成唇邊的一抹淺笑。
陽光從雕花的窗欞間透進來,打在沈橋柔和的側(cè)臉上,恬靜又溫暖。
出了食肆,兩人去了賣香料的鋪子。
給酒館送貨,同他自己擺攤還不一樣,酒館里的客人更挑剔,若不是味道真的好,恐怕會留不住人。
呂老板不只訂了鹵豬雜、豬頭肉、香腸,還訂了十斤醬牛肉。醬牛肉要想做的好,還得費一番功夫。家里的香料不多了,這次索性就多買些,也省的日后總得來買。
香料鋪子的掌柜見他們買的多,不僅給抹了零,還贈了一小包香葉。
這會兒街上人不少,李大成護著沈橋,往鑫平街走。鑫平街后巷那不僅有牛羊肉鋪,還有幾家野味鋪子,里面有兔子、竹雞等野味售賣,價格自然也偏高。
集市上雖然也有肉鋪,可都只賣豬肉,并沒有牛肉。牛肉金貴,一斤牛肉可以買上四五斤豬肉了。
好在鑫平街離著集市不算遠(yuǎn),只隔了三條巷子,一會兒買完牛肉再過去看雜耍也來的及。
后巷不寬,青石鋪就的路面顯得有些凹凸不平,兩旁的店鋪都是傳統(tǒng)的木制門臉,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