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老實心里,甚至逐漸地產生了一個大逆不道的疑問:到底誰才是他們的仇家?是買活軍,還是……還是原本做了他們一輩子依靠的……族老、宗長……那些在傳統(tǒng)的念頭中,毫無疑問必須永遠崇敬的人?
第673章范老實光明的職場前景
自然了,這樣質疑祖宗的想法,范老實是絕不會說出口的,哪怕是對著妻子,他也絕不會把心聲吐露。因為這樣的念頭,說沒說出口差別實在是太大了,似乎一旦說出口之后,便會發(fā)生些不測的后果——譬如說,倘若一個客戶人不再尊崇祖宗了,那么,誰來彌補他們心中那極大的空缺呢?
宗族,對于客戶人家來說就是從生到死的主旋律,幾乎是他們價值觀的基石,如果沒有了對宗族的依賴和崇敬,那么誰來做心中的這個壓艙石呢?難道真的要全心全意地去信仰知識教,信仰謝六姐嗎?
對客戶人家來說,于宗教的迷信,不過是對宗族信仰的補充而已,把宗教完全作為生活的全部指導,也讓范老實本能上感到一絲抵觸,他還是更愿意如同現在這樣,很有幾分實用主義,精明地來使用對知識教的信仰,完全狂信……那似乎是土人的做法,而且,即便是土人,也沒有如此虔誠地對待知識教,或許是因為知識教的教義,實在是讓人難以徹底狂信,從根本上,它的邏輯是有些自相矛盾的:能夠經得住學習苦修的,那都是聰明人,而越是苦修,就越難以狂信,真正愚昧而又狂信的那些人,絕無可能做到知識教所要求的苦修強度。
對范老實來說,是否要徹底的拋棄宗族,并不是一個很急迫的問題,無論如何,他反正已經生活在一個沒有宗族的林場里了。這個疑問和他日常生活也沒有任何關系,因此他可以很方便地束之高閣,不去思考,只是心中偶爾也有些空落落的,在巨大的幸福感中又還感到了一些不踏實,好像心中出現了一個空缺,而尚不知道可以用什么去填補。
范老實感受到了一些學習的需要——他現在逐步建立起了一種新的信心,即人可以從書本上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能解決疑問和需要的東西,也就是說,困難可以從書中尋找解決的辦法。
但是,現在的矛盾是,林場的書不多,范老實不知道自己該學什么,也不能問人,而他那種購買書籍的沖動,卻又被傳統(tǒng)的消費觀而自我束縛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大概是應該大量看書的,可是,范老實已經有了孩子,而且他只是個林場工人。
從客戶人家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來講,他似乎不應該把錢花在自己的愛好上,甚至于說,他的錢哪怕為自己私人花一分,都是有罪的,成家了,做了父母之后,夫妻兩個人唯獨正當的開支,便是為了孩子花錢。其余的花銷,倘若是便宜的,那也就罷了,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是不受到鼓勵而已,但倘若在家庭收入中占到了相當的部分,那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別說自家的成員了,就是別家的鄰居,也都有資格議論紛紛,擺出教育的樣子來,告訴他們,‘這不是長久過日子的道理’!
一個林工,還是罪民,即便入了知識教,那也上不得臺面,做不得大人物,讀太多閑書又有什么用呢?便連范老實自己,也認為這話是有道理的,況且即便他想買書,牛車也沒有賣的,只能等有時候因為什么別的事——或者是下一個節(jié)慶,大家一起去占城港,他再找個借口去買教材,大概才能去港口新城的書店走走……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