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父必有其子?!迸岣该嗣峒沃哪X袋,“他需要我的庇護(hù)和撫養(yǎng),而我需要他對我有用、對裴家有用。這是一樁公平的交易。不是嗎?”
裴嘉之名字里的“嘉”字,本義是美好,引申為贊美、褒揚的意思。但他并沒有得到過父親的多少夸獎,每當(dāng)他取得了小小的成就,父親只會籠統(tǒng)地說:“你很有用?!?br>
幼年的裴嘉之不懂什么是有用,甚至不懂這到底算不算夸贊。幼兒園的老師夸小朋友用的是你很棒,和父親的用詞完全不同。
于是他跑去問了父親。父親說有用是一個好的形容詞,象征著他的存在對身邊的人是有價值的。因為裴嘉之有用,母親不需要再生一個孩子,父親也不需要再擔(dān)心后繼無人。
他給裴嘉之講了一個童話故事。森林里有一群小動物要過河,過到一半時船超重了,不得不扔下一只動物。動物們在船上緊急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丟誰下去。它們一一列舉了自身的長處,小羊有羊毛、小狗能看家、小馬會馱人,只有小兔子說不出自己的作用,被扔下了船,掉進(jìn)了河里,淹死了?!?br>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有用處。所以,你要聽我們的話,做一個有用的人?!迸岣笓芰藫芘峒沃厍跋抵男☆I(lǐng)結(jié),“無用之人,是會被丟下的。”
裴嘉之嚇得瑟瑟發(fā)抖,轉(zhuǎn)身就跑。此后的日子里,他對父親的話言聽計從,再不敢違抗。他乖乖地去上了輔導(dǎo)班,每天早起練習(xí)英語口語,抱回了一張張獎狀。
他幼小的心靈,被刻上了一道深深的印跡。他是因為父母需要才出生的,如果他沒有用了,父母不需要他了,就會被隨時拋棄。
這種惴惴不安的心態(tài)伴隨了裴嘉之的童年時代,好在他有母親的陪伴,能稍稍緩解一些恐懼的心理。誠然,母親是愛他的,只是這份愛來得太單薄,摻雜了愧疚、心疼和憐惜,并沒有那么的純粹。
但裴嘉之知足了。
他走在父親設(shè)定好的道路上,唯一一次脫軌,是在網(wǎng)上看到了母親出演過的影視作品。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