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丈也連聲稱是,直說自己也是這樣打算,他倒不必為自己女兒一家再爭取什么利益——徐地主放棄舊規(guī)矩,不再一口氣將家產(chǎn)大部分都交給長子,已是他身為二兒媳親家輝煌的勝利,因又和徐地主談起生意本錢,乃至于貨物種類等等,彼此商議了好半日,徐地主老伴送了茶食進(jìn)來,這才暫時歇下,就著茶水吃灑了辣椒粉的炸雞架。
“唉,只想起來也讓人嗟嘆,自古以來,只有兒女對不起父母,沒有父母對不起兒女的,為人父母,將他們養(yǎng)大成人,已是足夠,卻只因為一個分家,父母子女之間,翻臉成仇,老人反而從此要看子女的臉色,戰(zhàn)戰(zhàn)兢兢,實在是讓旁觀者心寒。”
徐地主吃了兩口炸雞架,忽而又嘆息起來,看得出來心中仍然對此事耿耿于懷,“那些年逾六旬,彎腰駝背,還要自行謀生的老人家,實在是令人看不過眼,咱們這買活軍的衙門,什么都管,如何便不管這些不孝的子孫,真是令人費(fèi)解!”
凡是老人,便必定是很關(guān)注老人的權(quán)益,張老丈雖然比徐地主更講實用主義,調(diào)整得更快,在這一點上也是極有同感,兩人談了一陣,張老丈忽地就說道,“親家,說起來,這買活周報也是接收投稿的,我們這些見地,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何不就撰寫文章,試著往買活周報上投一篇稿子去?”
第135章郝六哥投軍上
巴蜀道敘州府
咣咣——咣——咣——
響亮的鑼聲從衙門口開始往外蕩漾著,衙門的幫閑、雜役們,各自拿著打更用的更鑼,騎著小驢,往幾面城門各自去了,一面走,一面時不時地便敲著鑼,大聲地喊道,“皇——帝——慈——悲——”
“今——年——不——征——餉——”驢下的幫閑們便附和著喊了起來,“皇——帝——慈——悲,今——年——無——遼——餉——”
他們經(jīng)過的街道上,便有不少百姓都抬起頭來,極感興趣地望著衙門里出來的差役們,彼此地打聽了起來,“什么意思?錘子扯哦!今年竟真沒遼餉了?老子是不信的?!?br>
“信不信由得你,反正喊是這么喊,今年不征遼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