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足夠——有牛呢!”要不說牛一身是寶?莊家一枝花,全靠糞當(dāng)家,但單靠人是不夠的,牛是造糞大戶,而且也是堆肥的好料材,泉村這里去年買的牛多,今年肥料也寬綽,才能規(guī)劃了土豆、玉米套種,不然就只能種土豆,肥力是不夠種玉米的?!坝衩组L得可好了,金主任您剛才來可看見了?蹭蹭地往上冒個子?!?br>
“是瞧見了,”金主任滿意地點(diǎn)點(diǎn)頭,又讓技術(shù)員和他們多交流種地的疑難,阿霞迫不及待地擠了過去,一旁還有幾個托大的漢子,并不急著過去排隊,而是在一旁問金主任,“主任,前日我聽劉家村的人說,報紙上講,要去出兵收服泉州了,可是真的?”
“你們的報紙還沒送到嗎?是有這么一回事,這會兒可能都出港口了?!?br>
“已經(jīng)走了?”問話的朱二爹詫異地抬高了嗓門,“那什么時候來征軍糧呢?金主任,俺們這里要征多少軍糧???”
這里說的征軍糧,并不是一年的夏秋兩季正稅,而是朝廷的軍隊在出動以前,必然會派人來談的一個數(shù)字,要從村民自己的口糧里省出來給他們——如果附近村子的數(shù)字都不能讓軍爺們滿意,那他們在出兵以前就會自己來搶,在剿匪以前,先把周圍的村子燒殺擄掠一遍。所以對天下百姓來說,妄動刀兵都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反正在戰(zhàn)爭勝利以前,他們就要承受戰(zhàn)爭帶來的代價,而倘若戰(zhàn)爭失敗了,那么潰兵歸營時這樣的代價還要再付一次。
金主任知道朱二爹的意思,她笑著說,“不征軍糧啊,朱二叔,我們這里軍糧管夠的,買活軍什么時候搶過咱們老百姓呢?”
一聽說出兵,身邊的人的確緊張了起來,都開始思考村子里應(yīng)該上繳的數(shù)字,但金主任這么一說,人們反而感覺很過意不去了,紛紛地說著,“這怎么能行呢!”
“我們多少也出一點(diǎn)——是情愿的,怎么能一點(diǎn)不出呢?”
“這稅本就少了,官府還出兵,哪來的錢??!我們都出一點(diǎn)吧。這都是為了長遠(yuǎn)——如果官府支持不下去了,難道我們還要回到從前的老日子里嗎?”
“那可不行!那幫老吏目還不得把咱們骨頭縫都榨出油來了?!?br>
剛才還對謝六姐爭奪龍氣這樣的迷信故事津津樂道的漢子們,忽然間又很懂得事理了,圍著金主任紛紛地說了起來,而這個道理是很能被大家認(rèn)可的,那就是在買活軍治下,雖然也有很多亂七八糟的規(guī)矩,但他們是可以吃得飽飯、存得下糧的,那么買活軍就要比外頭的官府好得多得多了。他們愿意為了支持這樣的官府而獻(xiàn)上自己家的一部分存糧。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