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價賣川菜的那一刻起,黎端清就在某種程度上被他自己或者一些人捧上了神壇。
蜀地那些老店老館子里的老廚子們都有著絕妙的手藝天賦的調(diào)味,可是川菜本身就有那么一點的“巷子氣”,大盆的魚、大塊的肉、食材的價格多低廉也就讓菜品看起來沒有那么的高大上,在包裝自己包裝品牌這一方面,他們跟從富貴窩里打滾出來的黎端清差的太遠(yuǎn)。
這點差距在商品化的社會里顯得格外的明顯又刺眼。
所以,黎端清和那些崇拜他的人從沒想過,他會遭遇到今天的這種窘境。
做,傳出去就是砸了天府樓的牌子,黎大師被人點名做了一道北方最普通的面點。
不做……為了給自己的父親搭架子,八萬八的金帖早在黎端清接單的時候已經(jīng)被他的兒子把消息傳遍了全城,在這個萬元戶還勉強(qiáng)挺胸抬頭的年代里,這個價格已經(jīng)能稱得上是高價了。
換言之,半個錦城的人都知道今天黎端清要做一桌出手就值八萬八的菜。
黎端清是誰,歸根結(jié)底,哪怕被人喊一萬聲大師,他還是一個廚師,做了廚師就要尊重客人們點菜的權(quán)利,你收了別人的錢,收了別人的帖子,到頭來為了個糖三角就說不做,往時髦了說是沒有職業(yè)操守,往老話里講那是自己砸了“廚師”二字的招牌,連個“廚師”都當(dāng)不了,怎么能當(dāng)?shù)昧恕按髱煛蹦亍?br>
一個外國客人簡單的要求,就讓黎端清陷入了這樣的絕境。
其實他真的很想挺直腰桿說自己退了帖子不做菜,但是他的三兒子剛剛支支吾吾地跟他說,那八萬多里面的六萬已經(jīng)讓他的長子要去周轉(zhuǎn)了,酒樓里剛剛結(jié)算了一個月的材料錢和薪水,現(xiàn)在真的拿不出八萬八了。
退錢,他都退不起。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