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和趙母說的,分明就是告訴凝香,有人要是逼你做些不愿意的事,你身邊就有替你撐腰的。唐咸安憋住笑,看著趙母面色不善朝他瞪來,趕緊道:“今兒我也要離京出趟差,順便來看看趙夫人還有什么需要辦的,這也是潤玉的囑托。”
趙母哪能信,潤玉不在家時,唐咸安也常幫忖些女人家不太方便出面的事,但今早潤玉才離家,這人就來問候,分明就是心中有鬼。
唐咸安見趙母越來越生氣,趕緊溜之大吉。也沒回家,直接雇了個馬車,向天門嶺而來。正好和衛(wèi)緒的大軍一同到達(dá)。動用十萬京畿衛(wèi),自然不可能完全瞞住,畢竟好多將士的家人就在京城。私下里有許多傳言,有心人雖起疑,卻不知皇上何意?一來,京畿衛(wèi)調(diào)往何處無從得知。二來,即便去天門嶺和趙巖合兵一處想要南下,那也不過是區(qū)區(qū)二十五萬人馬,對閔煜的七十萬大軍絕無勝算。所以董馬兩家盡管疑惑,面上也沒什么動靜。
待到二月十一,趙巖派一萬人馬大大咧咧包圍了安穗城。宇文揚一聽只有一萬人,冷笑一聲,置之不理。當(dāng)初他就是中了誘敵之計才致全軍覆沒,使盡了家財,博得了馮謙良的歡心,陷害了韓濤,這才又重新回到安穗。吃一塹長一智,他可不能再上當(dāng)了。當(dāng)有探馬來報,有大量端軍似要繞過安穗時,他仍然不置可否。這消息誰知道是不是趙巖故意放出來的,安穗后面就是濱江,那兒還有二十萬人馬呢,趙巖才十五萬人,真要繞過去,又有何懼?不過他留了個心眼,派人向孟陽和濱江求援。萬一真得有敵軍攻城,若援軍來了,安穗無憂。若援軍不到而致使失守,他也不會擔(dān)太大罪責(zé)。
可惜求援信還未到濱江時,端軍就出現(xiàn)了。林永權(quán)嚇了一跳,忙派出探馬,竟得知趙巖率軍傾巢而出。他心里直打鼓,趕緊命人去孟陽求助。不到兩日,派出的人就負(fù)傷而回,說是孟陽也被端軍包圍,聽郊區(qū)的人說,端軍猶如神降,城外的兵營毫無防備,都被燒得一干二凈,孟陽城門緊閉,他根本進(jìn)不去。
這下林永權(quán)急瘋了,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這些將軍本就對他不服,哪會將他放在眼中,七嘴八舌亂哄哄地說什么都有,有的建議出兵,有的建議固守,聽得林永權(quán)煩心頭疼,將人全部轟走了事。正無主恐慌間,親兵來報,城外有故人求見。他接過名帖一看,倒吸口涼氣,竟是投敵的唐咸安。此刻孤身前來,除了勸降還能做何?剛要說不見,轉(zhuǎn)而一想,唐咸安自投羅網(wǎng),拿下后正可鼓舞士氣,于是吩咐刀斧手埋伏在四周,自己穿戴好盔甲做出殺氣騰騰的樣子要給敵人來個下馬威。
唐咸安背手踱步前來,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好似閑庭信步般,開門見山道:“唐某只問將軍三個問題,將軍思量后還執(zhí)意要戰(zhàn),直接將唐某推出斬殺便可,唐某決無怨言?!?br>
林永權(quán)佩服唐咸安的氣度,他其實只在閔煜親征路過濱江時見到此人一兩面,但聽聞此人極得宋耀賞識。宋耀何許人也?他們南晉第一謀士,能讓宋耀高看,果然不凡。他收起了怒顏,且聽唐咸安如何說。
唐咸安手捻胡須,淡然一笑,道:“唐某請問將軍,將軍比趙巖如何?”
林永權(quán)臉色一黯,他如何比得上趙巖。這官怎么來的,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自己這器宇軒昂的相貌讓皇上頗為歡喜,又死背了那么些個兵書戰(zhàn)策,殿前回奏對答如流,再有姐姐吹吹皇上的枕邊風(fēng),濱江守將便是這樣得來。此后凡事都奏請皇上,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踏錯,漸漸博得皇上信任,才坐穩(wěn)了這位置。濱江前有安穗,后有孟陽,他夾在中間根本沒打過仗,怎能和與李朗抗衡過的趙巖相比較?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