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六年秋,北海。
剛經歷了盛夏,草還未發(fā)黃,天氣已經轉涼,草原上各種禽鳥野獸,為了儲備過冬的食物,紛紛出來活動,正是一年中最好的一個季節(jié)。
不過志文感興趣的,可不是狩獵,在草原上這么些年,從初拿弓箭,到現在的箭無虛發(fā),其間大大小小打了多少次獵,他已經記不得了。
此地雖然已經遠離漠南,但草原風情不變,若僅是打獵,他可不會大老遠地從達林臺跑到這里。
吸引志文的,是北海在后世的諾大名氣。
北海是漢人史書對它的稱呼,在后世,它有個很洋氣的俄羅斯名字-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湖,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長六百多公里,寬近五十公里,將其稱之為海,一點也不夸張。
此地由漠北蒙古的不里牙惕部占據,數年前,葉赫、黑水與其他天字號傭兵團齊心協(xié)力將該部歸于涿鹿治下,那時候志文就想來看看,只是俗事纏身,路途遙遠,不得不熄了念頭。
如今偷得空閑,遂帶著家眷北上,一睹北海盛景為快。
“夫君,如此美景,怎的一言不發(fā)?”王書蕓輕驅馬匹,來到志文旁邊,眼睛掠過湖面之后,也和志文一般被美景所懾,一動不動地發(fā)起了呆。
三年前志文滿二十的時候成了親,新娘之一,就是曾與他青梅竹馬拜過堂的王書蕓。
盡管在后世,二十歲還是毛頭小子,但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已經有子嗣了,志文雖然一心想要年紀大點再成親,但誰叫他是涿鹿的頂梁柱,不成家生子,不論是長輩還是下屬都不放心。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