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行動悄然加速。他不再僅僅是被動地安cHa人手,而是開始主動布局。
首先,他藉口“天象示警,恐有J佞作祟”,下了一道看似無關痛癢的旨意:嚴查各地驛站傳遞公文之效率,并命兵部核實京畿附近各衛(wèi)所兵員、馬匹實數(shù)。這道旨意看似是年輕皇帝心血來cHa0,想要整頓一下帝國的交通和軍事基礎,并未引起魏忠賢核心圈子的過多警惕,反而讓一些底層驛卒和軍戶叫苦不迭。
然而,這正是林凡想要的效果之一。混亂,有時是最好的掩護。藉著核實兵員的由頭,他派出的、夾雜著那些初步效忠於他的錦衣衛(wèi)的調查小組,可以相對合理地靠近并觀察京城外圍的一些軍事駐地,為未來白桿兵的進駐提前踩點。
同時,在g0ng內,林凡的“小竈”供應范圍開始謹慎地擴大。不僅是貼身侍衛(wèi)和幾個關鍵門禁的守衛(wèi),一些負責記錄皇帝言行、整理文書的底層翰林、中書舍人,也開始在“加班”時,得到由王承恩親自送來的“御賜點心”——通常是口感新奇、能量十足的壓縮餅乾或包裝的r0U脯。
這些讀書人或許對“神糧”之說將信將疑,但皇帝這種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的“T恤”和“看重”,卻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士為知己者Si的心態(tài)。無形中,一張由底層軍士和低階文官編織的、忠於皇帝個人的情報與執(zhí)行網(wǎng)絡,正在慢慢鋪開。
這天,林凡特意在御花園“偶遇”了幾位由王承恩安排、背景相對簡單的年輕太監(jiān)。他狀似無意地提起,聽聞四川石柱一帶的“白桿兵”軍紀嚴明,作戰(zhàn)勇猛,甚是好奇。甚至“感慨”了一句:“若京營有此等雄兵,朕又何須憂心g0ng禁安危?”
皇帝隨口一句感慨,聽在某些有心人尤其是被王承恩暗示過的人耳中,便是了不得的信號。很快,“陛下對四川白桿兵頗為贊賞”的消息,便通過各種隱秘渠道,在一個小范圍內流傳開來。
林凡這是在為將來調白桿兵入京做輿論鋪墊。他要讓這件事看起來像是皇帝一時興起,或者是在對京營失望後的自然選擇,而非處心積慮的布局,以此盡可能降低朝中大佬們的警覺和阻撓。
做完這一切,林凡再次沉靜下來,如同一個最有耐心的獵手。他每日依舊按時上朝,聽著大臣們?yōu)榱烁鞣NJ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對涉及魏忠賢黨羽的彈劾奏章,要麼留中不發(fā),要麼輕描淡寫地批示“查明再議”,讓東林黨人乾著急,也讓魏忠賢一黨暗自松了口氣,以為新皇帝果然軟弱可欺。
只有回到乾清g0ng,屏退左右後,林凡眼中才會閃爍著計算和期待的光芒。
他攤開一張密奏,上面羅列著魏忠賢核心黨羽的名單、職司以及可能的罪證。他在腦海中反復推演著動手的步驟:如何利用錦衣衛(wèi)中新投靠的人控制g0ng門和關鍵通道,如何確保在逮捕魏忠賢時不會引起其黨羽的武力反撲,如何以最快速度接管東廠……
而這一切推演的核心前提,都是那一支尚未抵達的強軍——白桿兵。
【叮!檢測到宿主主動布局,引導輿論,為肅清權J、掌握兵權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明君點+150。主線任務一完成度:85%?!?br>
系統(tǒng)的提示音讓林凡JiNg神一振。85%了!只差最後臨門一腳!
他走到窗邊,望著南方天際,彷佛能穿透千山萬水,看到那支正在崇山峻嶺間行軍的隊伍。
“快點來吧,”他低聲呢喃,“朕的舞臺已經(jīng)搭好,就等你們這把最鋒利的劍,為朕斬開這重重迷霧了!”
京城之內,暗流愈發(fā)洶涌。魏忠賢似乎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氛,卻又抓不住確切證據(jù),只能加緊籠絡黨羽,監(jiān)視g0ng禁。他并不知道,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正隨著南方那支軍隊的靠近,而緩緩向他收緊。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途閱小說;http://www.jiangnanedu.cn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