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油的攻勢下,整個肉芝槨“融化”的越來越快,狹小的空間中出現(xiàn)了一股特殊的氣味,陳玉樓率先察覺,沾了些肉壁上的粘液聞了聞,驚覺那居然是被燒化了的蠟,隨后恍然大悟——獻王是把活人用白蠟一層層的澆在了肉芝的尸殼上,這些尸體早就和與肉芝長成了一休,所以當(dāng)肉芝“死而復(fù)生”,這些尸體也就借尸還魂了。
獻王對蟲谷天然風(fēng)水的格局改動太大,乃至于使陰陽清濁,五行混沌,尸氣沖天,而整個肉芝槨就是個詐尸的大粽子,這也就是獻王墓最后的一層護衛(wèi),數(shù)以萬計的陪葬者傾巢而出,對闖入墓室的外人進行絞殺??峙戮瓦B段水歧這樣惦記了獻王墓一輩子的人,也想不出如此駭人聽聞的機關(guān)。
為了撈出落入太歲眼窩深處的獻王棺,鷓鴣哨跳入尸窟深處,終于在那里見到了一具高大的人形棺材。這是一口半人形的“玉頂簪金麟趾棺”,上邊有個人頭和兩個肩膀的形狀,封口處是四個黃金“麟趾”交錯封閉,棺頂上刻著一個旋渦,這旋渦的圖形幾乎遮蓋了整個玉頂,旋渦和眼球相似,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只彎曲的鳳凰,團成旋渦的形狀,瞳孔的地方就是鳳凰的頭部——這肯定就是“雮塵珠”的標記了!
這一路過五關(guān)斬六將,終于找到了雮塵珠的線索,鷓鴣哨頓時熱血上涌,心中又多了幾分指望。大概是因為獻王滿心盼望著能夠死后尸解升仙,所以連棺蓋都未曾楔實,他持金剛傘將玉蓋撬開,里面立刻露出一具尸體,頭戴鑲金嵌玉的“折上巾”,身著黑色蟒紋玉甲斂袍,腰掛紫金帶,不是獻王更是何人?
棺中空間狹小,鷓鴣哨和獻王的尸體是頭對頭、臉對臉,獻王的五官已經(jīng)變得模糊扭曲,只留下些許痕跡,口鼻雙眼幾乎難以分辨,好象是融化在了臉上,顯得整個人頭平滑詭異,如同戴了張玉皮的面具,尸體雙手具五指緊握,手中顯然是纂著要緊的明器。
從嘈雜的人聲和爆炸聲來看,青囊派的弟子應(yīng)該已經(jīng)沖進了外層的墓室。事不宜遲,鷓鴣哨干脆從包袱中摸出一枚桃木釘,直插進了死尸的心窩子,然后雙手平伸,從頭到腳在獻王尸體上排摸起來。獻王的左手和右手皆五指緊握,手中明顯攥著什么東西,于是他又取出兩枚桃木釘,釘住了尸體的臂彎,這才終于掰開了獻王的手指。然而讓他大失所望的是,獻王尸體的左手中握著一枚變質(zhì)了的桃核,右手則握著幾枚墨玉指環(huán)。古人對“桃”有特殊的感情,他們把它看成一種避邪、免災(zāi)、增壽的神物,因此古代工藝品中有不少以桃為造型的器物,帝王死后手中握桃核入斂之風(fēng),由來已久,早在東周列國之時就非常普遍,不過桃核是植物,最容易分解,所以后世開棺都難以得見。
摸過了棺中的所有角落,卻依舊不見雮塵珠,鷓鴣哨只覺得四肢入灌了鉛一般又重又涼,胸口一口氣提不上來咽不下去,幾欲嘔血。他望著面目全非的獻王,恨不得把這作古千年的人硬生生叫醒,告訴他雮塵珠的下落。然而也正是此時,他心中卻突然靈光一閃——古代帝王下葬時經(jīng)常會口含寶玉,獻王的尸骨保存的相當(dāng)完整,唯獨腦袋腐朽成了個石頭疙瘩,說不定就是因為將雮塵珠含在了嘴里!
獻王的頭顱已經(jīng)石化了,根本看不出哪里是嘴,于是鷓鴣哨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手起刀落,將獻王的整個腦袋砍了下來!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將腦袋剖開取珠,那具被割去人頭的尸體就突然間劇烈地抖了一下,鷓鴣哨心道不妙,雮塵珠八成就在這老不死的嘴里,于是急忙揪了那顆人頭,迅速向上攀爬而去。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察覺了封門仙發(fā)出的求救信號,楚門羽一行連忙前來接應(yīng),彼時肉芝槨已經(jīng)“融化”到了極致,進入獻王墓室的他們見到了一副駭人的奇景——大如宮室的肉芝槨如同灌了個半滿的牛皮袋子,開原本只有一人大小的入口大敞著,原本高不見頂?shù)膶m室現(xiàn)在也只剩下一人高,整個宮室向下傾斜,到處都是黃水白蠟以及黢黑的人尸。
楚門羽一眼就看出來了漂浮在黃水上的“白花”是融化后又凝結(jié)的蠟,只見他將那黃水沾了些在手上,放到鼻尖一嗅,便道:“嚯,好大的肉靈芝?!?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