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羽指的那扇小門位于石門的最高處,是通體黑色的銅造門樓,構(gòu)造極為精巧,門洞剛好可以容一人穿過,門樓上還有滴水搪,四周鑄著云霞飛鳥。陳玉樓和鷓鴣哨相視一笑:“那叫天門,是給墓主人尸解仙化后登天用的,只有在道門的人墓中才有。依我看,這成仙登天的美事,獻王老兒干脆連想都別想了,這天門正好可以給咱們當(dāng)現(xiàn)成的盜洞,哈哈?!?br>
說話間,封門仙等人已經(jīng)順著鉆天索潛入了墓道中,眾人把武器和工具從防水的包裹里取出來分發(fā)下去,蓄勢待發(fā)準備進入獻王墓地宮。
陳玉樓料得不錯,獻王墓的地宮整體呈“回字形”,整體位于漏斗狀的絕壁之中,是利用天然型的巖洞加工修鑿而成的,里面結(jié)構(gòu)特殊,每一段都可以形成密閉空間。因為位于水下,所以入口墓道的位置比地宮要低得多,墓道的盡頭是一段陡峭的石坡道,以此墊高地宮的位置,隔絕水氣。
銅鑄鏤雕的“天門”上沒有機關(guān),那扇“天門”的門本來是活動的,和真正的城門一樣可以由內(nèi)向外推開,只是里面被鎖死了。陳玉樓見狀取出“龍骨鑿”——這東西其實就是根特制的撬棍,和摸金校尉的“黑折子”同宗同源,說不上是誰抄誰的。專門用來撬墓門墓墻、墓磚,可以配合撬棺材的“探陰爪”來使用,其特點是可以拉伸收縮,方便攜帶。
陳玉樓用龍骨鑿撬了七八下,才見石壁有所松動,丘門星見此自告奮勇,接過龍骨鑿,抖擻精神使出一身蠻牛般的力氣,“咔嚓”一聲過后,終于把銅門撬開了。鷓鴣哨隨即從包袱里掏出一根極短的香點了起來,那香味近乎柏,若有若無,蓋因此香并非是熏香,而是用來計時的——常年封閉的古墓里空氣不流通,貿(mào)然進入有中毒的風(fēng)險,因此必須等通風(fēng)完畢才能下墓。
待短香燃盡,鷓鴣哨便首當(dāng)其沖從天門翻入了大墓門的內(nèi)側(cè),眾人緊隨其后魚貫而入。
緊接著墓門的這一段叫做“嵌道”,連接著墓室和墓門,前后的空間并不大。其中陳列著數(shù)排銅車人馬,銅馬都雄駿高大,昂首向前,比之前在“工坊”中那一批質(zhì)量和工藝都好了很多,軍俑都持具有滇國特色的“空槽鉞”和“凸刃斧”,每一尊軍俑的面目都各不相同,面部表情無一不嚴峻威武。
“嵌道”向前又是一段平整的墓道,地形十分狹窄,只能容二人同行。墓道的兩側(cè)有幾個石洞,里面都裝滿了各種殉葬品,全是些銅器、骨器、多耳陶罐、金餅、銀餅、玉器,還有動物的骨骼。再往前走,出現(xiàn)了連著的叁座短窄石橋,這便是叁世橋了——在古代傳說中,人死之后化仙升天,必須要先踏過叁世橋,擺脫世俗的糾纏,然后才會脫胎換骨,遨游太虛,做個逍遙神仙。
橋上浮雕的動物都為雌雄一雙,橋?qū)γ嬗幸欢掳咨膲Ρ凇Q┌椎膰鷫υ诤诎抵惺诛@眼,可那白壁并非漢白玉,看上去倒像是石英白,直連到洞頂,與地洞連成一體,墻中有個門洞,有扇釘著十叁枚銅母的大木門。那木門本就已經(jīng)爛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銅母撐架著,丘門星手握龍骨鑿,沒費多大力氣便將門撬破了。
陳玉樓一口咬定門后一定就是擺棺槨的墓室,若有機關(guān)也定然就在附近,門內(nèi)的空間又廣又高,墓中又黑到極點,看不到里面的情況,鷓鴣哨只能扔出一枚磷筒探路。耀眼的磷筒劃過弧線射進了墓室,微藍的幽光立刻驅(qū)散了沉重的黑暗,只見墓室內(nèi)以一種非常怪異,無比特殊的方式,呈“人”字型放著叁口大棺。每一口棺槨都完全不同,不僅形狀、材料、款式不一樣,就連擺放的方式都毫不相同。
其中最靠近眾人的那口棺材用大銅環(huán)懸吊在半空,看那樣式,倒是像極了盜墓中人避之不及的窨子棺。銅槨黑沉沉的毫無光譯,上面落滿了很厚一層積灰,鷓鴣哨將銅槨上的灰塵撫去一層,槨身立刻被燈光映成詭異的青灰色,銅槨上已經(jīng)生了不少綠色銅花,纏著九道重鎮(zhèn),封得密不透風(fēng),外面還鑄著很多奇異植物。青銅槨在陵制中屬于異類,只有一些大罪人,或者是得了傳染病的貴族,才會用銅槨封死,還有一說,是入斂前有尸變的跡象,防止僵尸破棺而出,眼前的銅槨上有九道重鎖,鬼才知道這里面裝的是什么。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