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王不賢,天地不容,滇王的政治目的達到了,他從此便可高枕無憂。待獻王的簇擁作鳥獸散,滇王只需要派人將獻王挫骨揚灰,到時候雮塵珠自然就會回到他的手里。
“就在這個時候,田豐露出了狐貍尾巴……”段水歧挑起眉,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田豐,漢武帝大鴻臚田千秋之子,《漢書》有載:田千秋又稱車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漢武末年,衛(wèi)太子劉據(jù)被江充誣陷敗亡之后,田千秋上書武帝替太子鳴冤。他上書的時候,太子案已經(jīng)過了一段日子,武帝已經(jīng)很明白當初是太子由于惶恐不能自保才捕殺江充的,在看了他的上書后馬上召見了他,更將他拜為大鴻臚。史料有載,田千秋為人“敦厚有智”,“思欲寬廣”。
田千秋是一位賢臣,然而他的兒子田豐卻離經(jīng)叛道,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看在田千秋的面子上,不忍心重罰田豐,彼時恰逢滇王新立,漢武帝便遣了田豐遠赴滇境,作為滇相輔助滇王。
這是明晃晃的明升暗降——名分上,田豐貴為一國之相,實則不過是漢武帝遙控滇境的傀儡??商镓S心里明白,武帝肯留他一命已經(jīng)是天大的恩德了,因此也不敢吵鬧怠慢,反而是在事事蕭條的滇境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
“滇王可以在獻王身邊安插眼線,漢武帝自然也可以。那幅由獻王身邊的眼線獻給滇王的獻王墓圖沒能瞞過田豐,彼時他身居高位,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因此他便想出了這個主意——將獻王墓詳圖畫在白絹上夾帶出宮,獻給漢武帝?!?br>
田豐冒著天大的風險將那副地圖謄在了一副白絹上夾帶出宮,隨后便上書漢武帝,告知武帝獻王的盤算和雮塵珠的下落。
漢武帝是一位明君,他雖然在乎雮塵珠的下落,可他更在乎一統(tǒng)天下的宏愿。田豐獻此圖有功,漢武帝終于允許他回歸故里,然而對于獻王和獻王墓,漢武帝卻始終興致缺缺——獻王死了,滇王還是那個滇王,只不過他再也沒有半點實權(quán)了,滇境完完全全的落在了武帝的手心里。一切塵埃落定,武帝又怎么會為了傳聞中的一顆寶珠而大動干戈呢?
滇王死后,田豐自覺時日無多,他回到故里,為自己修了一座不起眼的陵寢。
“當年我一探獻王墓不得,反而折了一支臂膀,從那時起,我就誓要破獻王墓。獻王墓難破,滇王墓卻早就七零八落,我?guī)е嗄冶娙饲巴罴疑剑餍仪嗄遗梢幌虿回澵敳?,這才叫我們在滇地古跡中發(fā)現(xiàn)了滇相金印的存在?!?br>
當年段水歧領(lǐng)著眾兄弟將李家山翻了個遍,他們不圖金玉,不貪財寶,一心只想尋找線索,終于叫他們在一些內(nèi)檔記錄上發(fā)現(xiàn)了滇相的相印。段水歧遍尋古籍,抽絲剝繭,終于叫他確認了當年的滇相就是田千秋的后人田豐。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