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那么容易,都不用我們這些武將了。吳大人拎著您那孔孟圣賢,上戰(zhàn)場之上去感化敵軍,實在不行,再帶本佛經(jīng)上陣,念得敵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取勝,豈不美哉?!”
武將立刻哄堂大笑。
吳喆聽出他話里的嘲弄,臉色青了又青,面紅耳赤地回懟:“你這匹夫,到底想說什么!”
“本將是想說,帶兵打仗一事,不是你們這些只會死讀書的文官想得明白的!克扣軍餉中飽私囊?倒是將好大的一頂帽子扣在了王爺頭上?!?br>
“每年虎嘯營的軍餉是多少,武器的打造修補的費用又是多少,更不用提賦閑在家者的例銀,在戰(zhàn)場之上喪命的士兵家屬要給多少撫恤金,這么多的條條款款,吳大人沒有帶兵打過仗,算的清嗎?!”
“這些具體條目,自有吏部的人去清算。難道我堂堂北晉,還會苛刻了諸位將軍,發(fā)不起軍餉嗎?!”吳喆據(jù)力爭。
蕭行云些許憐憫地看向吳喆,無聲地嘆了口氣。
如今的天下總體而言還是太平盛世,不如前朝一般多災多難戰(zhàn)禍頻生。
盛世之中,向來是重文輕武,本來武將手握兵權(quán)就引得上位者忌憚,底下人見風使舵,蕭景睿雖未明文頒布條令,可是吏部那些將錢看成是自己的摳唆人精,又怎會輕易放過這個撈錢的機會。
亂世之中說不定還會定量放餉,如今山河無恙,別說是克扣了大半,就是按發(fā)放也算不錯。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