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授課師傅輪流來為胤礽授課,他們的授課風格截然不同,分別給胤礽留下了奇特的印象。
張英是他最為熟悉的師傅了,他特別有耐心,也知道胤礽坐不住的性子,每當與他講解時,張英都會用一些簡單有趣的小故事來吸引他的注意力,待他全神貫注了,再與他以交流談論的方式來教授更深層的內(nèi)容。
也許是因為家中有個少年時就有才名的兒子,令張英有了充分的前期鍛煉,他是四位師傅里授課最能令胤礽聽懂的。
但是,張英他喜歡拖堂,拖進度!
胤礽急著要拯救“小伙伴”,恨不得加速奔跑一百里,張英又溫溫吞吞生怕他學不會,學不透,這可把學生給急壞了。
所以比較起來,胤礽更喜歡熊賜履!
剛開始的時候,這位理學大家教孩子時語言不夠淺顯易懂,以至于胤礽聽他課的時候總以茫然的無辜小眼神對著他。
熊賜履也很無奈,他也沒想過皇上會讓他教授一個四歲的小娃娃呀!
他悄悄與張英耳語抱怨:“皇上當年啟蒙,是在六歲以后,我家孩子啟蒙,也是在六七歲的年紀,到了太子這兒,虛歲五歲,實際四歲,別說是背書了,字都沒認全呢!即使是國之儲君,那也太早了些,皇上這是在拔苗助長啊!”
張英于是提點了幾句:“不如先以《詩經(jīng)》為例教授殿下認字,引導他寫,若殿下不能理解釋義,不如多與他說說故事。”
至于寫毛筆字練臂力,他們也沒指望他現(xiàn)在就能練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