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金陵城里,只要不是王家嫡系那種非常重視武功的家族,對于子女的文化教育也都還是很上心的。
說句實話,其實王家也不是不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只是他們家教育的重點都在男子身上,必須要文武兼修、主打一個錨定高官顯貴的入仕之路。
而對于女孩子,那就寬松的多了。王家有權(quán),也有錢,這種家世,哪怕家里的閨女什么都不學、什么都不干,也比一般人家的閨女們眼界更高些。
加上這個世界還是玩兒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那套糟粕三觀,所以,王家對女兒們更多的是培養(yǎng)她們管家、管人的能力,學習不學習文化課倒是次要的。
只能說是更注重實用性的一種教育理念吧。
從王夫人、薛姨媽、鳳姐兒這三位出身王家嫡系的嫡女們看,她們的文化課都不咋樣,甚至鳳姐兒連字兒都不識,但是毋庸置疑,她們管家的能力還是普遍比一般人家出來的閨秀們強一些的。
至少在平均數(shù)之上。
哪怕是其中最弱的薛姨媽,在薛老爺活著的時候,也牢牢把握住了薛家的后院,雖然后來薛老爺死了之后,有薛蟠在那里瞎搞亂造,加上外頭的事務(wù)她并不太懂導(dǎo)致家財外流、迅速敗落,但是單說后宅,好像一直也沒有出什么大事兒。
別的不說,就只說薛老爺那么多年甚至連個庶子、庶女都沒有,那作為正室的薛姨媽在一些狹義的宅斗世界里,已經(jīng)算是高手了。
至于真實的情況如何,是不是這樣更顯得薛姨媽自私薄涼,害得薛家子嗣艱難什么的姑且不做討論,只說原著里頭關(guān)于薛姨媽的幾次描寫,也多是在說她爛好心、耳根子軟,倒也沒有說她管家不行——教育子女就不要說了,這的確是她的大弱項,看看寶釵再看看薛蟠,簡單說就是主打一個放養(yǎng)就對了。
不過這也不能說王家不重視女兒們的文化課教育,畢竟除了鳳姐兒之外、王夫人和薛姨媽都是識字兒的,只是側(cè)重點不太一樣罷了。
到了王家旁支兒女兒們那里,倒是對管家的能力不做強求了。文化課也是一樣,不學沒有人強迫,但是學也可以學。
因著他們王家也是有家塾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