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思索了一下便答應了。
十日之后便安排妥當,讓林旸的人登船,這次是穆崢親自去的,他想親眼見一見,連倭寇都對他們鋪首貼耳的一群人是什么樣的人。這不過是其中一個目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王五一旦出手在倭寇的眼里就代表著王大海對他們出手,意味著王大海不在是他們的依靠了,那么王大海手下聯(lián)系倭寇和穆玜的人的“信譽”就不會那么好了。
倭寇的船是用鐵片連接了方形木塊而成,漏隙是用草堵塞的,及其不堅固,根本就抵抗不了福船和廣船的沖撞,而且倭寇的船只能順風而行,這就意味著倭寇只能在春汛和秋汛的時候入侵,春汛已經(jīng)過去了,下個大舉進攻的時候就是在九十月份了。
穆崢不僅留意了倭寇的船,更留意了王五的船,王五并沒有組織穆崢的察看,王五的船和他們的并沒有什么差別,差別在于火器,各式各樣的火器是他們比不上的。
穆崢輕描淡寫道:“聽說王老船主是做火器生意起家的?”王五點頭,穆崢又道:“可否與我也做一筆生意?”海戰(zhàn)對抗倭寇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陸戰(zhàn),那么就離不開火器的支持。
王五這次對倭寇出手的后果已然顯現(xiàn)出來了,做倭寇和穆玜之間的聯(lián)絡人的王三首當其沖,倭寇氣的跳腳大罵王三,王三無奈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決定在領倭寇上岸掠奪一次,當然他只能通知穆玜,讓穆玜派人給倭寇指路。
王五迅速的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林旸,林旸笑著把紙條燒毀了,現(xiàn)在就等著穆玜入坑了。穆玜知道消息之后看向王三信使的目光都不對了,不過他和王三合作了多年,還是照著王三的安排做了,他沒有想到的是,王三的信使一出門便被守株待兔的穆崢的人給逮住了。
林旸和穆崢兵分兩路,林旸發(fā)揮了自己文人的本質(zhì),寫了一封信大罵王大海,竟然和倭寇勾結殘殺自己的同胞,只能客死他鄉(xiāng)不得安寧。
王大??戳瞬淮笈?,他是海盜不假,但是他自認為做事還算規(guī)矩的,來回倒賣貨物,順便干些掠奪之事,不過從來沒對著自己的同胞出手,誰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這么“喪心病狂”,破口大罵并警告了王三一頓。
王三自然要弄明白到底怎么泄了密,他只打聽到一句“是穆家的人送來的”。也怪穆玜多年來以穆家家主自居,一提起穆家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王三當然也這樣想,不過他雖然打仗是把好手,心計上卻不如穆玜,依靠穆玜的計策才在王大海面前有一席之地,因此沒和穆玜撕破臉,可是到底在心中留下一個懷疑的種子。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