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等諸位皇子以及閣老們跪在了養(yǎng)心殿的門口求康慶帝收回圣旨,康慶帝不許,宣布了更為驚人的決定:六月初一為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為太上皇帝,仍自稱為“朕”,諭旨稱為“敕旨”。
最最主要的是皇帝只處理“尋常事件”,重要的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帝親自處理,而且授任四品以上的官員要到太上皇帝面前謝恩,皇帝每天要到養(yǎng)心殿聽取太上皇帝的“訓(xùn)諭”。
皇上這一旨意傳開的時候,林旸不由吐槽道這還不是繼續(xù)當(dāng)皇帝,只不過換個稱號而已,掌握軍政大權(quán),而且連天子的宮殿養(yǎng)心殿也不打算給新皇帝,新皇帝及其家眷住到了原太子的宮殿東宮,新皇帝就是個兒皇帝。
七皇子一派的人聽聞忿忿不平,可是七皇子倒是上書推辭,大意是他還年輕學(xué)識有限閱歷淺薄,所以他更愿意朝夕侍奉皇帝,聆聽皇帝的教導(dǎo),請父皇把皇帝一當(dāng)?shù)降?,如果一定要禪位,也應(yīng)等皇帝一百歲的時??傊实鄄诺交字?,雄風(fēng)不減,請皇帝繼續(xù)主持朝政,姿態(tài)放的很低。
朝臣們也紛紛上書說康慶帝得天下民心應(yīng)久履天位,還有的說應(yīng)該“俟壽躋期頤”再舉行禪讓典禮。
康慶帝十分滿意自己的兒子和朝臣的態(tài)度,宣布:“歸政后,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dāng)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xùn)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br>
六月初一這天在太和殿舉行了傳位大典,康慶帝就皇帝位,寶座前地上放著拜墊,寶座東側(cè)案上陳放著傳位詔書和皇帝玉璽,七皇子立在西側(cè),侍衛(wèi)近臣分立太和殿內(nèi)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
康慶帝親手將傳位詔書和刻有皇帝之寶的玉璽遞給了恭敬的跪在他腳底下的七皇子,七皇子這才算是坐上了皇位。禮成之后,康慶帝回宮,新帝在太和殿即位,接受群臣的朝賀。林海自然也在列。
事后聽了父親描述,林旸在心底吐槽到一輩子只有一次的即位大典,那么寒磣,七皇子這個皇位得來的太憋屈了。
新帝即位發(fā)了三道旨意,第一道是冊封太上皇帝的嬪妃,追封了楊皇后和自己的生母,冊封甄貴妃為皇貴太妃。第二道旨意是追封了四皇子且冊封兄弟們,成年的為親王,未成年的為郡王,皆留在京中。第三道旨意是與九月十二開恩科。
這三道旨意倒是讓新帝賺了好名聲,朝臣都贊嘆新帝是宅心仁厚之人,舉人們也感念新帝開了恩科。
林海要入宮朝拜,賈敏也少不了入宮朝拜新后,賈母邀請賈敏一同入宮,被賈敏婉拒了,賈母是超一品的誥命,而賈敏是正三品的誥命,二品以上的誥命才能進(jìn)入內(nèi)殿覲見,二品以外的誥命只能在殿外遠(yuǎn)遠(yuǎn)的看皇后一眼。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途閱小說;http://www.jiangnanedu.cn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