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安雖沒回來,但總托了人往家里捎信,去年學(xué)得字兒勉強夠用,常嘮嘮叨叨寫下幾頁紙,阿桃也回過幾次,也是閑話家常。
常平安不在家,山洼里的田地一時也沒人顧得上,寶妞在家里沒事兒,喊了小甲跟阿毛兩個活計一起去山洼里,阿桃肚子不大方便,個個都不敢叫她去。
故而阿桃只得囑咐,短工直接找隔壁家里男人安排,他是給常平安做慣了短工的,銀錢還是照先前的給,至于包的一餐飯,請隔壁嬸子來做就是,吃食兩菜一湯安排著,主食便是雜糧餅子,隔壁嬸子的工錢照那些短工一樣。
阿毛趕著牛車,三人便回去忙活收糧的事兒。
今年收回來的,除了交賦稅,余下的都留下自家吃,這田地給了寶妞的,已去衙門過了戶,故而阿桃將糧食折了銀錢給她,寶妞不肯收,推拉好一番寶妞還是不肯要。
“如今吃住都是哥哥嫂嫂的,本就占了便宜了,可不愿意收您銀錢,沒的生分?!睂氭ど裆档?,“莫非嫂嫂沒拿我當(dāng)一家人不成?”
阿桃刮了刮她鼻子,“死丫頭如今膽大了,敢拿話堵我了。”
八月初八周府嫁女,阿桃沒去周府,她身子重,人擠人怕出事故而只打算遠(yuǎn)遠(yuǎn)看一眼。
周大人周夫人心里都知道如嫣也是為了家中前程嫁去寧陽府。本就愛重這唯一的女兒,此番耗費甚巨,十里紅妝將人送出了城,阿桃在中大街遠(yuǎn)遠(yuǎn)看了一眼,車馬浩蕩,一路都有撒喜錢的,敲鑼打鼓聲勢浩大,新郎官騎著白馬,披紅掛綢眉清目朗,看面相便是個靠得住的,周姑娘看人頗準(zhǔn),夫妻同心往后日子定會好過起來的。
阿桃在心里送遠(yuǎn)了周姑娘,這才同寶妞相攜回家。
八月節(jié)常平安歇了兩日,頭一天夜里回來的,這段時日碼頭人手不夠他也上了,幾月下來曬的皮都掉了一層,原先好歹養(yǎng)的白凈些,暴曬下來又重新黑的發(fā)亮。
先回來一趟將從河里撈的魚都放下,洗了澡換了衣裳立即又趕去周府。入了冬結(jié)了冰活兒就不好干了,得趁這幾月趕緊將這碼頭都興好,從開工到現(xiàn)在,日夜都忙著趕工,現(xiàn)下碼頭樁子主體都已經(jīng)建好了,照這個進度下去,等入冬前應(yīng)該是能完工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