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因認(rèn)識謝津其實是在一個夏天,那年她十六歲,X格敏感,自卑且自傲。
那是徐因生命中最糟糕的一段時光,糟糕到她時刻想沖出房門,在一個天臺或者水庫旁,一躍而下。
徐因曾玩笑似地對謝津說,她的生命是從遇到他的那一天開始,發(fā)生改變的。
這句話是真的。
自從父親意外去世開始,徐因就和母親羅廷蕓相依為命。
母親的脾氣原本還算平和,丈夫去世后卻變得格外易怒刻薄,稍有不順意就暴跳如雷,將所有的過錯都?xì)w結(jié)于徐因。
徐因那兩年最常聽羅廷蕓說的話就是“都是因為你才會這樣”和“你要是再不聽話就從我家滾出去,Ai認(rèn)誰當(dāng)媽就認(rèn)誰當(dāng)媽”。
失去了Ai人的母親,將生活中全部的不順意全部傾瀉在nV兒身上,否定著徐因的一切,包括她的理想。
如果不是徐因最開始學(xué)習(xí)繪畫時父親還沒去世,家中對她的Ai好鼎力支持,徐因想她可能這輩子都走不上這條路。
徐因記得自己小時候并不算是一個乖孩子,她頑劣,爬上爬下,和欺負(fù)nV生的男同學(xué)打架,鬧到被罰在升旗儀式上作檢討,把母親氣得抄起掃把打她。
然而掃把棍子都打折了,徐因仍是個猢猻成JiNg。
可這樣一個愁壞了老師和家長的孩子,在父親去世后的第二年,逐漸變得溫順、沉靜。她不再反駁母親的任何一句話,只求她不要像丟下她上一個孩子那樣,也丟下她。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