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是以寒雀爭鬧枝頭的景象來比喻梅花盛開的情形,既然是題,那么作詩便需要圍繞著這個主題來寫。其實就是詠梅,但不能照搬原詩。墨珣以“籬”字破題,這就開始將想好的句子寫在草稿紙上,而后才確定用韻。
今天是考試的最后一日,只要考完了就可以擺脫肉糜湯和大餅子了。這大概是墨珣本次考試以來唯一的執(zhí)念了,無所謂考不考得過院試,只想著出去就能不再吃這淡然無味的大餅子了。
等將詩句謄抄入卷后,墨珣也不管現(xiàn)在究竟是什么時辰,便將卷子和草稿紙都收拾妥當,一應用具也都擺放整齊,這便搖鈴了。
等到號舍里的東西都被收走了之后,墨珣便由一名官兵領著走出貢院。
安排官兵除了防止有人刻意擾亂考場秩序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很多考生考完試之后連走出貢院的能力都沒有,需得官兵將人或扛或拖地弄到門口。每回考試貢院外頭總會躺上一排的考生來等人領,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被安排來維持考場的官兵有額外的銀錢領,而且還不用出操,就算搜身、扛人也都不是什么重活兒,所以到貢院來做活實則是個美差。
墨珣雖然看起來年紀不大,卻沒想到體能還不錯。由著官兵領到門口之后,便自行在人堆里尋人了。因為跟管事及阿萊約定好了,今天下午酉時左右便可以到門口來接,所以墨珣還朝天上看了看借以判斷時辰。
先前越國公說過要派馬車來接,但在貢院門口駕了馬車過來,除了被堵到無法行動也沒別的用途了。派人的話墨珣他們自己也有人,所以干脆就拒絕了。
越國公不滿了兩天,干脆也不再搭理墨珣,只由著他去了。
貢院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墨珣站在臺階上自然能瞧見里三層外三層的,整條路幾乎都給圍得水泄不通。但是衙門口這塊卻是被空出來的,似乎是特意空出來讓考生出來的。
“少爺,墨珣少爺!”
墨珣在臺階上站了好一陣子,才看到阿萊和管事突破重重包圍擠了過來。
墨珣出來得早,所以貢院的門一開,離得近的人便都瞧見了,而后頭的人則伸長了脖子朝里頭看。再加上衙門口本來就比道路上高些,這樣也不防著遠處來接的人辨認。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途閱小說;http://www.jiangnanedu.cn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