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簡單的動員,周建平宣布工程開始動工,司機孫師傅從車上拿出一串鞭炮燃放,算是舉行了開工儀式。
交代完相關(guān)事宜,周建平當然不可能陪在工地,他告訴林工和老蔣,有事打電話,也可以直接去公司找他。
......
路面施工用了整整一個月時間,路面養(yǎng)生、拆模和填縫又用了十來天,前前后后一共用了四十來天,總算把這條鄉(xiāng)村公路修好了。
路修好了,說啥也該有個通車儀式呀!周建平自己不好說,他也不愿張羅這種事。
元壩村的許支書和村主任周建良看在眼里,但他們卻很為難,一方面村里對修路毫無貢獻,他們沒有資格談?wù)撏ㄜ噧x式;另一方面,張羅通車儀式需要花錢,如果村里能出錢搞通車儀式,當然可以主動跟周建平提出來,問題是元壩村根本拿不出錢來辦儀式,他們哪有資格張羅通車儀式?
但是,周建平出錢修路,為社會做了這么大的貢獻,路修完了,卻悄無聲息,這對建平不公!花錢買串鞭炮,還能聽個響呢,這么大的事,哪能一點動靜也沒有!
周建良跟許支書商量,“這件事咱們不好跟建平說,但得想個辦法,搞個儀式,起碼得讓公路兩邊的村民知道,這條路是周建平出資修建的。”
“是啊,一跟建平提這事,他又得花錢,咱們于心不忍??!”許書記道。
“不行的話,咱倆上鄉(xiāng)里找劉鄉(xiāng)長,跟他說說咱們的想法,你覺得怎樣?”
“好主意,先往鄉(xiāng)辦公室打電話問問劉鄉(xiāng)長在不在家,如果在,咱們現(xiàn)在就去找他匯報。”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