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甚至因此和陸煦產生了交集——他之后接項目,和發(fā)行《編號a77》以及《面人》的公司有過幾次照面,彼此間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
他之前其實有些回避陸煦,經(jīng)歷了這樁事之后,他也想開了一些,不再避諱和陸煦合作了。
畢竟……和陸煦合作沒有壞處人盡皆知,陸煦至少不會輕易畫餅,也不會坑人。
……
《面人》往海外走了一圈,陸煦沒能實現(xiàn)身價大漲,片酬倒是多多少少漲了一些,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資格和制作方談分成了,不是《詭詐》那種誤打誤撞的分成,而是可以上桌談判的分成。
當然,國內這種模式還不夠成熟,陸煦想以片酬入股,制作方通常不太愿意,畢竟相比片酬,陸煦帶來的利潤高得驚人。
不過陸煦自己就是最大的籌碼,片方可以拒絕他參與分成,他同樣可以拒絕參演某部影片。
在如今的電影圈,陸煦是貨真價實的頭部演員,片酬處于絕對的一線,已經(jīng)不是低成本的劇組請得起的了。
不過陸煦自身屬于那種很好說話的演員,他的片酬富有彈性,劇本能打動他的話,他并不介意少拿一些片酬。
就像《面人》這樣的電影,大牌未必愿意參演,當然,《面人》畢竟有木瑯這塊招牌在,和其他電影又不太一樣。
回來之后,陸煦依舊在挑撿劇本,他這一段空閑期很長,不拍電影的日子,陸煦整個人都仿佛銷聲匿跡了一般。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