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闈弊案和陜西賑災糧案后,太子秦昭低調了許多。
但也因為殿上種種,他開始生出反叛的心思——父皇要廢他,可他已經當了幾十年太子,可以說,他除了當太子外什么都干不了。
為人臣者尚且可以為天下江山殫精竭慮,他身為太子卻不能,因為他一旦擅動妄念,就是在挑戰(zhàn)父皇的威嚴,就是忤逆,就是欺君。
那他還能做什么?不當這個太子?
不是他愿當,是他不得不當,即便他放棄這太子之位,父皇不會允許,他的兄弟們也不會放他一條生路,何況他并不是孤獨一人,他有舅舅,有外祖父,這些人勢必是要捍衛(wèi)他的太子之位的。
如果他不當太子,不去拼一條路,這些人會有活路嗎?
秦昭懦弱的性情第一次生出了惡念。
在日常對戲中,陸煦也按劇本中所寫的那樣,把一個慢慢變質的秦昭演繹了出來。
然而秦昭只是變壞了一些,并不代表他變聰明了,因而,他的反叛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
陸煦是一點一點展示出秦昭的變化的,秦昭本質上還是懦弱的,其他兄弟在朝堂上展現(xiàn)鋒芒、在戰(zhàn)場上為君分憂,他這個太子卻只能從最瑣碎、最卑劣的地方下手。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