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冬日需要保暖的緣故,小家伙又胖了些,圓滾滾的身子,厚厚的皮毛,縮在墊子上好大一只。
“過幾日得給崽崽做個大點的墊子了,我們崽崽又長大了不少?!彼胝f崽崽又胖了不少,對上小家伙一雙漂亮的眼睛,這話就說不出口,只能改成又長大了不少。
崽崽對沈橋的按摩表示很受用,趴的四仰八叉的,候間還發(fā)出舒服的呼呼聲。
陪著崽崽鬧了會兒,外面天色才慢慢地亮起來。沈橋清理了火爐里燃燒的木灰,又添了新柴,才去灶房里做飯。
給崽崽特意煮的棒骨還有兩根,沈橋放在鍋里熱了熱,又掰了兩個饅頭,一并放在食盆里,等晾涼再喂給小家伙。
早飯,只有他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沈橋也就沒另開火。熱饅頭的時候再鍋里煮了個雞蛋,加上一小碟腌菜,再掰上半個饅頭,就能吃的飽飽的。
他們家里沒養(yǎng)雞,雞蛋都是買的,剛開始是在村里買,村里有戶姓孫的人家養(yǎng)雞,在靠近后山的位置,開辟了塊空地,做養(yǎng)雞場,里頭養(yǎng)著百十來只雞。
村里幾戶家家都養(yǎng)著些雞鴨,雖然不多,但也夠一家人吃的,自然不會去買雞蛋吃。況且雞蛋是個金貴物,即使是自家養(yǎng)的,也舍不得日日吃。最多隔上幾天,給家里老人吃一個,補補身子,或是給孩子吃了解解饞。
孫家每隔兩三日,便拉著雞蛋去鎮(zhèn)上賣,倒是比單純種田收入要高。李大成本想著雞蛋易碎,從鎮(zhèn)上帶回來,多有不便,既然村里就有賣的,正好可以圖個方便,就一直都在孫家買。
誰知孫家有個阿婆,是個心不正的,無事便與一幫婆子拉閑話,說李大成是個傻的,娶了個夫郎回來,整日嬌養(yǎng)在家里不說,還日日雞蛋肉菜的吃著,到頭來連個蛋都沒生。
李大成去后山砍柴回來,正好撞上,他當(dāng)場就發(fā)作了。那婆子本來是不服的,說些閑話罷了,又不是干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哪犯得著這樣計較,還不許旁人說些家常話了,這管的也太寬了!
可見李大成生的人高馬大,又冷著一張臉,動了真格的,那婆子到底有些發(fā)怵,還是孫家的當(dāng)家的出來賠禮道歉,這事才揭過。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