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淺顯的道理,知縣又怎會不知。正因為如此,親力親為的呂掌柜才成了褒獎的對象,既是褒獎,同樣也是給其他商戶立個榜樣,至于會不會成為其他商戶嫉妒的對象,知縣大人自不會過問。
若不是如此,官府賞下牌匾就足夠了,何必要設(shè)宴呢,即使知縣真的是欣賞呂掌柜,只需私下宴請便好,大可不必這樣大張旗鼓。
畢竟同商戶往來過密,真要傳出去,于知縣大人的官聲也無益。
旁人是殺雞儆猴,這位知縣大人是反其道而行之,獎雞敬猴,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調(diào)動清河鎮(zhèn)的商戶,均為己用,還盡心盡力,也算是好手段。
只是對于呂掌柜,是不是捧殺便很難言。經(jīng)商多年,總有樹敵,如今大出風頭,會不會招妒,眼下呂掌柜風頭正盛,等這風頭過了呢!
若是沒有驚動官兵,想來這位知縣大人也不會蒞臨,那即便是布旗做的再漂亮,恐怕也無用,最多是起個廣告的作用,招攬些散客罷了,眼下一切純屬機緣巧合。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況且他這個主意,給呂掌柜代來的是福是禍還很難評,他自然是不好再收這么一大筆謝禮。
幾番接觸下來,呂掌柜知道李大成不是貪財之人,見他面對這么多銀子都不動心,也沒過多意外。多番禮讓之下,看李大成沒有一點要收下的意思,呂掌柜也只好打消念頭。
吩咐伙計拎上來一個竹盒,一張紅箋上書著酥荷齋三個小字,乃是鎮(zhèn)上最出名的糕點鋪子。他家的荷花酥乃是一絕,每月只有雙日才會售賣,去晚了根本就買不著。這一盒兩層,想來都是酥荷齋出名的糕點。
呂掌柜該是一早就猜到他不會收銀子,早早的就使喚人去買的糕點。他不知是該嘆呂掌柜心思縝密好,還是該嘆呂掌柜識人有方,只是這份心思用在他身上屬實是有些浪費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