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他和李大成商量過,實在不行的話,就讓吳旺夫郎把兩個孩子帶過來,在眼皮子底下,也能照看些。村里的孩子都懂事,根本用不著大人哄,大人平日里忙著下田,小孩子都是自己玩。
不料吳家夫郎是個拎得清的,難得找著這樣的好活兒,生怕被別人搶了,下了決心要好好干,家里的房子還等著修了。
“不用,他爹在家呢,看兩個孩子不吃力,小孩子調(diào)皮搗蛋的,別耽誤了正事?!眳峭蚶梢豢诨亟^了,他心里感激沈橋夫妻,更不能給人家添亂。
既如此,沈橋也沒多說,只說日后若是家里不方便,帶著孩子過來也成。
禾哥兒和吳旺夫郎都是做慣了活兒的,手腳麻利的很,院里都是血腥味,又有生人在,沈橋就把崽崽關在堂屋里,沒叫它去院里。
今兒就是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忙著蒸花饃,沈橋也發(fā)了一大盆面,準備多蒸些。李大成和他商量過,要接孫母過來過年,家里多了兩個人,自然得多準備些。
手里頭忙著干活兒,一晃一上午就過去了,午飯是沈橋做的,饅頭、冬筍燜肉、素炒秋菜。想著天冷,坐在院里干活兒不容易,他還特意做了一鍋面湯,湯底添了雞湯,面上還飄著一層黃色的油花。
沈橋招呼他們吃飯,因著崽崽在堂屋里,午飯他們便在灶房里吃的,灶房里有張小矮桌,三個人圍著倒也不擁擠。
沒有李大成在,禾哥兒自在不少,倒是吳家夫郎手里捧著暄軟的白面饅頭,有些手足無措。他們家日子難過,就算逢年過節(jié)也吃不上一頓白面,上次沈橋他們給送的飯,他們夫妻都沒舍得吃,孩子們足足吃了三頓。
沈橋見他沒動筷子,勸了兩句,吳旺夫郎才局促的拿起筷子。他有心想說不餓,能不能把飯帶回去,他不多拿就拿一個饅頭,夾點菜就行。
對上沈橋勸慰的的目光,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人家肯找他過來做活兒,已經(jīng)是天大的恩情了,他怎么好再提旁的要求。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