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吃早飯時,沈橋臉上的熱度都沒降下來,他連頭都不敢抬,生怕禾哥兒瞧出端倪。
今兒天氣還算不錯,路上遇見好幾個同村的人都去鎮(zhèn)上。沈橋雖不認(rèn)識,也跟在李大成身后喊了人。
他以前最怕同別人打交道,這些日子慢慢的好了很多,即使不認(rèn)識的人,也能打個招呼,熟識的人還能閑聊幾句。
他們出來的晚,此時集市上已是人頭攢動。
沈橋第一次來集市,人多他怕擠散了,雙手緊緊的抓著小吃車的邊,才敢好奇的往四處瞧。
李大成回頭看了一眼,笑著搖搖頭,放慢了腳步。
兩旁有各色的攤子,賣餅的、賣面的、賣包子、餛飩、蔥油餅的,整條街上飄著混合的香味,勾的人不住的咽口水。
吆喝聲、詢價聲、混著爐灶里炭火燃燒迸出的噼里啪啦的響聲,聲浪嘈雜,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李大成交了三文錢的攤位費(fèi),領(lǐng)了對牌,尋了個后邊的位置,將攤子支開。他們來的晚了,靠前頭的好位置,自然都讓別人占了。
怕沈橋累著,他特意帶了個有靠背的小椅子,自己則麻利的把攤子收拾好。點(diǎn)了爐火,先把考腸煎上,一會兒有人來買,就省的等太久。
都來了,哪有光看著的,沈橋自然不肯。李大成沒辦法,只好遞給他一個夾子,讓他看著給烤腸翻面。自己則把面揉開,沾了點(diǎn)油,分成均等的面團(tuán)。一會兒有人買,直接搟開就行,節(jié)省不少時間。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