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新書,所有新書都要,給多少我們收多少!”
“價格是不討價還價的!”
“怎么不討價還價了?!我們雖然不會說漢話,但我們知道,你們在船上買貨物,也和那些商人們討價還價!”
呂宋的船要來了,這個消息,在港口這些吃外貿(mào)飯的人,他們的爭吵中很快傳遍了全城,半下午,太陽稍微轉(zhuǎn)到云層后頭去,涼風開始起來時,城外也比之前更熱鬧得多了,城里的,靠海那些村子里的百姓,很多都來港口邊湊熱鬧,望著天邊的大船,緩緩靠近——從看到帆影,再到船靠岸,有時候得要多半日的功夫,如果是遇到潮汐,等個一兩天的都有。尤其是現(xiàn)在有了千里眼,那從瞭望到靠港,時間差可就更長了。
“錯不了,看形狀,顏色,就是呂宋來的航船!”
除了土人以外,新的一批看客也過來湊熱鬧了,和土人不同,他們說的是華南口音很濃郁的官話,而且,比起土人們那種迎接新生意的興奮,這些漢人的情緒多少帶了一點憂慮,“也不知道這船上有沒有六弟他們——這一次若沒有接到,那就空了兩個船期了,若連給咱們的信都沒有,那就只怕……”
“唉,你們這還好,這人在何處,總是有個說法的,船上沒有,那就是在上一次寫信來的地方唄,是哪里,雞籠島還是呂宋?”
在他們身邊,也有相熟的漢人林場主,有些憂慮地說起了自己的擔心,“我們老家還不知道怎么樣了呢!您也知道,我老家是廣府道的……唉!這都半年了,也只收到一封信,只盼著家里一切都好,還能平安吧!”
占城這里,對于華夏本土的消息,大概要遲滯三個月左右才能收到消息,因為要計算消息被收集到船上,船只啟航的時間,因此,這會兒大家已經(jīng)知道了廣府道的動亂,買活軍出兵,但對結(jié)果卻還不甚了然。這些出海的華人們,自然也焦心地等候著家人們的消息,每次船來,必定要前往探看。今日也是一樣,到了晚上,他們就直接租了吊床,睡在海灘上,船只在曙色中剛一靠岸,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擁上前去,大聲地喊叫了起來。
“老六,六弟、黃六兒在不在!”
“二哥!我在這!我在這兒呢!”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