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員一瞪眼,把眾人都嚇得連忙檢討時,方才含糊其辭地說,“不過,俺們是新兵么,估計也不會把硬骨頭分過來的——按我說,應該……俺們這波是去衢縣,要往北走,把之江道的州縣,多取幾個下來,盤查真老母教的行蹤。”
“之江道?您早說??!”
眾兵一聽,個個喜笑顏開,不少士兵剛才還有些擔憂,這會兒卻儼然已經(jīng)是完全放松了下來。“早說要去打之江道,俺們還害怕什么呢?!”
“哈哈哈,就是就是!還以為要去打江陰,去打廣府呢,這打之江道——不就是走個過場的事兒嗎!”
第587章買地新兵中
為什么一提到打之江道,大家就喜笑顏開呢,這自然是因為這批新兵里,不少就是從之江道過來安家的流民,他們對于老家的情況心里是很有數(shù)的——買活軍打別的道,那還不敢說會不會有傷亡,但打之江道,出現(xiàn)戰(zhàn)斗減員的可能還是要銳減許多的——之江道,差不多和廣府道一樣,算是已經(jīng)有一半處在買地規(guī)矩之下了吧,甚至在這些流民啟程來買地之前,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州縣,處理爭端時,不成文的默契是,縣里的老爺們,已經(jīng)要在買活軍的條例和敏朝的法律之間找平衡了!說之江道的百姓,有一半生活在買活軍的規(guī)矩里,那是絲毫都不過分的。
現(xiàn)在,之江道的流民南下,與其是為了討生活,倒不如說是他們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意識到了買地遲早要吞并之江道——既然如此,對于有心上進的人家來說,那肯定是趕早不趕晚,先來一步,發(fā)展得也要比留在本地的人家好一些啊。
因此,之江道來的流民,早就對買地的情況有所了解,不像是北方流民,昏頭昏腦,處事謹慎,要來立身一段時間了,才敢相信買地這里,當兵都是要搶著的,這才讓自己家的兒女去應征,之江道這里是早打定了主意,甚至在親戚來信的指點下,早就把家里適合從軍的子女,往那個方向去培養(yǎng)了。如今這批新兵中,有大約十余人都是這種情況下被挑選入伍的,他們對之江道的情況,如何不了解,對‘打回老家去’的行動,又如何會沒有信心呢?
“盡管放心好了,三個手指拿田螺,手拿把掐的事情!”
這些雖然身高有限,但卻十分精干,水性也是精熟的兵丁們,便極有把握地對自己的同袍們介紹起來了,“我老家是龍游的,嗐,那個地方現(xiàn)在都沒有縣令了,城防兵大概三十多個吧,一半是空餉,現(xiàn)在城里幾乎都沒地主了,遇到有什么事,各家出人在城門那里充數(shù)!”
“就連賦稅也是如此,縣里商議出一個數(shù)字來,村里縣里湊一湊再往上繳納,也不肯繳納了十足的,大概繳個一半便是。現(xiàn)在,城里的人和往日比也是越來越少,全都來買地了,好多行當都無人做!也就是和商隊有關的店鋪還有人,村里鎮(zhèn)里人要釘個馬掌什么的,都去衢縣,去著去著,也就成衢縣人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