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眉生又被她的話堵得噎了一下:一般來說,報紙的版面都有八成以上,是編輯負責(zé)完成的,按照買活大學(xué)的教材來說,一篇文章要登上報紙,除了沒有任何立場的事實陳述,也就是俗謂的‘新聞’之外,都有選題-撰稿-審校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上頭的指示交待,那么,選題、審校都由編輯來完成,有時候文章也由他們來撰寫,不過,有時候文章也會由外部按選題來征稿,或者指定某個、多個采風(fēng)使去完成。
除了專門開放給外部投稿,不設(shè)具體選題,只偶爾會有下期議題通知的版塊之外,編輯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要超過具體的撰稿人。其實就是來稿版面,決定某篇文章是否刊登,以及該如何刪減校對的,也是負責(zé)編輯。因此,周報的攻守擂,都是圍繞著編輯來進行的。
沈主編說的編輯人手短缺,當(dāng)然不是無端端的又陷入了缺人之中,而是暗示了周報編輯部的確受到近來的攻訐影響,很多編輯或許是不忿于外界的指責(zé),干脆就撂挑子了,‘說我是吳江那邊的人,靠裙帶上位,那我不干還不行嗎?你們這些素來受到壓制的所謂貧民子弟,不正好大放光彩’?
要說平日里那些投閑置散的編輯,是否能夠擔(dān)得起空出來的工作,這還是個未知數(shù),從沈主編的表現(xiàn)來看,或許,這些編輯受到了張利青的暗示,不受她的差遣,或許,她真不放心這些人的能力,因此,寧可親自出面,為采風(fēng)使壓陣。
——這個場面的報道,選題其實是沒有任何可說的,就是按照上級的指示來做的選題,關(guān)鍵在采風(fēng)使回去后出的文章,如果文章不雅馴,沈主編親自來看過,那由她來修繕文字,補上幾筆,也就能辦得到,而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顧眉生之前也隱約聽到了一點風(fēng)聲,暗示了這一輪攻訐對編輯部的影響,今日因為沈主編的這句話,算是得到了證實,不過,一份份量如此之重的報紙,居然因為幾個編輯鬧脾氣撂挑子,就要讓主編親自出動了……
可見,周報編輯部的規(guī)矩的確是不夠嚴格,競爭也真的不夠激烈。至少還有空間讓這些編輯溫養(yǎng)出一副舊日的才子脾氣來,顧眉生也不由得搖了搖頭,對沈主編道,“您還是太心慈手軟了一些,才子才女,當(dāng)著書立說,就讓他們?nèi)ズ昧耍∽霾娠L(fēng)使也行嘛,脾氣再傲也不妨事!編輯又是另一種做事法了。如今市面上的報紙編輯部,是很嚴管的!”
因這些時日以來,竇湄等人有意學(xué)習(xí)經(jīng)營《羊城小報》的緣故,顧眉生對這一行當(dāng)也多了不少了解,這話也的確不假,除了《買活周報》之外,能在市面上站住腳的民間報紙,尤其是具有公信力的那些,規(guī)矩都非常嚴明,一反文人散漫的習(xí)氣:
定期出版付印的東西,如果稍微一不嚴謹,下了印廠那就是永遠的笑話把柄,這是行外人很難想象的。而這種對版面的嚴格,逐漸也就反向滲透到了編輯部里,形成了一種風(fēng)氣,也就是真正有文采的人,反而很少來做編輯,更愿意自由撰稿。
編輯也因此日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職業(yè)——即便不從眾女的政治志向來說,就是從專業(yè)角度來講,顧眉生也認為,周報的編輯需要進行嚴格的再培訓(xùn)、再挑選以及定期的考核和競爭,把這些脾氣好好地改一改了。
說白了,就算是沈主編明日就要下臺,所有裙帶編輯都要離職,今天她們也得把該下印廠的版面給下了,被人攻訐幾輪,這就撂挑子稱病,不把選題做完,這是老日子里跟過來,慣出來的脾氣!哪里有真正做事的樣子!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