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今年也不過三十歲后,阿霞瞧著也約有個二十歲了,按老規(guī)矩,兩人實不該過多交接,因自己舍不得買書,到底也是有些尷尬,老林便收回手,沖阿霞點頭微微一笑,往樓下走去,因想道:“難不成樓下盡賣的都是吃食不成?這樣大的地盤,就是把天下的珍饈都端來了,怕也放不滿吧!——這個叫阿霞的女娘,倒是頗有心氣兒,懂得省錢買書看,眼界就低不了,也不知道她是有夫家沒有,現(xiàn)在都是短發(fā),倒不能從發(fā)式上來分辨了……”
第224章建筑女工們逛超市
沒想到永惠超市里的書居然比吳興縣里的幾家書店還要更齊全!
阿霞對于林仲軒這個人是有些印象的——白面書生,人矮墩墩的,長得還可以,他們建筑隊中林仲軒是較受歡迎的小伙子,不過阿霞很有自知之明,本來長得就不咋地,還有個瘤子,她不太有男女上的念頭,再說年紀也還小,并未體會到什么男女交往上的迫切,建筑隊的女娘有些和男丁拉拉扯扯的,鬧不拎清,阿霞從來不去參與,她此刻更為眼前的書墻驚喜——報紙合訂本且不說,甚至還有傳說中的教輔書!
是的,官府曾出過一本叫作《從基礎(chǔ)、專項、奧數(shù)到課外》的教輔書,這還是吳興縣的書店老板告訴阿霞的,他知道阿霞的數(shù)學很不錯,便提到過這本教輔書,說是城里很多有志于在算學上有些建樹的人家,都有給自己的孩子買這套書。只是這套書似乎只印過一本,便沒有再印了,也不知是為什么,他這里當時就進了兩套,早賣完了,讓阿霞到二手店去打聽一下,若是有的話,倒是可以買下來讀一讀。這很有助于她的算學。
對于阿霞這樣的村婦來說,每年冬天乘農(nóng)閑的時候,把種土豆的活兒托給莊客做,自己進城打工,不但可以賺個二、三兩銀子的積蓄,還上買牛的欠債,而且還能增長見識,又還可以上初級班,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村里的掃盲班,是一直開著的,但初級班便要看掃盲班開課的情況如何了,若是村子里大多數(shù)人都從掃盲班畢業(yè)了,那便可以開初級班的課。
不過即便如此,效果和城里當然也是不能比的,第一,初級班的老師良莠不齊,好的老師多數(shù)還是愿意留在城里,這樣不耽誤他們?nèi)W中級班的內(nèi)容,第二,初級班便不能通科上課了,也就是說,一周往往只能學一個科目,這樣學習相當?shù)膯握{(diào),而且效果也沒那么好。
再者來說,每個村子里都有困難戶,農(nóng)民中一輩子大字不識的人很多,想要在幾個月內(nèi)學會拼音,對于三十歲以后的人來說沒有那么容易,吳興縣被買活軍占據(jù)都兩年多了,阿霞他們村的掃盲率始終沒有達標——就算年輕人都會了,還有很多年老的人呢,還有許多從外頭被遷徙過來的流民呢,初級班一直想開而開不起來,這就是大多數(shù)村落的現(xiàn)狀。
當然了,即便是掃盲班畢業(yè),會了一些基礎(chǔ)的漢字和拼音,也至少就有了自學初級班語文的可能,實在的說,對于現(xiàn)在的農(nóng)民,只需要這些知識水平也就夠了,再加上掃盲班要求的簡單四則運算能力,對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便有很足夠的幫助。他們可以自己看報紙了,也有了農(nóng)書的能力,和城里人打交道時,也能自己驗算,不必擔憂被貪污了工錢去,其余什么地理、生物,對于農(nóng)村人來說,似乎完全是不必要的東西,就連阿霞在翻閱教材時都覺得很深奧,這個初級班,實在是可上可不上的。
但,阿霞在算學上是有些天賦的,雖然不多,但她卻很喜歡這種感覺,她也喜歡看報紙,對于其余同村都往往忽略的頭版大事,也能讀得津津有味,并且為村人們講解報道背后反映的一些信息,譬如說《政權(quán)、國家、文明》,這篇文章大家看了都覺得很費解,不知道為什么買活軍總在頭條刊登這種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消息,但阿霞便可以告訴大家,這是為了給買活軍正名,買活軍要明確自己的身份,還有和朝廷的關(guān)系。就像是從前的佃戶和地主一樣,每個身份都有每個身份該做的事,買活軍也是政權(quán),便可以去征服國家下的土地,這是理直氣壯的,可以去做的事情,并不是一種反逆的行為。
這還好已經(jīng)是買活軍治下了,若是在以前,阿霞少不得要被人譏笑,‘一個女娘,對國家大事胡說八道什么!張得開這張嘴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