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石頭一樣沉重的太陽能電池接在投影儀上,足夠工作好幾十小時的了,哪怕再加音響,帶動個兩三小時的放映也不成問題。太陽能戶外燈的話,像昨晚那樣的max模式,一盞滿電的燈也就能管兩個小時,然后要充電好幾天的,但如果是節(jié)能模式,幾乎不用管,白天充電晚上放電,只要陽光充??梢院脦讉€月甚至一年多不出問題。當然光照會比較朦朧,但至少要比蠟燭燈籠好得多了。謝雙瑤平時嫌麻煩都不太搞,也就過年的時候會整一整,今年因為她在臨城縣的關(guān)系,彬山和云縣的娛樂之夜就只能等到年后了。
電腦有,電池也一大堆,包括這種戶外燈,一集裝箱的貨那都是好幾萬個,按說交給親近的下屬也沒什么不放心的,但謝雙瑤實在是擔心損耗率,因此還沒開這個口子?,F(xiàn)在她的問題是,帶了個港口穿,按道理她在古代是吃喝不愁,可以一直隱居到死,都過著現(xiàn)代化生活的。哪怕是管著一家、一村、一鎮(zhèn)也都沒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如果要以天下為目標的話,這港口的物資又有點不夠看了,而且很多事就不能做得隨意,必須要有個規(guī)矩出來。
比如現(xiàn)在,其實馬臉小吳、莊素他們,已經(jīng)接受了十年的現(xiàn)代化教育,還有謝二哥他們,其實對這種投影儀和幕布、太陽能設備也都挺上手的了,經(jīng)過一定的培訓,應該可以學會用電腦,用手機,但問題是謝雙瑤給了他們,給不給別人?怎么充電?肯定是要相應地配太陽能充電設施,那損耗怎么說?什么級別的人能配電腦配手機?這要是個體戶就不用講究這么多,但管理一支政治勢力,要琢磨的事可就多了。
之前一直在彬山發(fā)展,后來拿下云縣,興建碼頭等等,其實管理人口都沒超過謝雙瑤以前管的數(shù),拿下臨縣之后,攤子越來越大,包括現(xiàn)在要吞并許縣,也預計買活軍將正式進入天下視野,引來各方關(guān)注。謝雙瑤也逐漸進入全新的領域,她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管理、培訓、育種之外,其實也在不斷的學習和思考,并且感到由衷的孤獨寂寞,如果是在后世,還能找點地位相當?shù)娜肆牧?,現(xiàn)在這世上能懂得她的人唯有自己,這種穿越者的孤獨也是難以避免的。
至于壓力,倒是早習慣了,當領導的人哪能不會處理壓力呢。都是習慣了在過程中學習,且不斷修正自己的目標,比如謝雙瑤剛和張老丈接觸的時候,還打著收服張地主家的主意,但隨著和許縣交流的增多,也因為張家的態(tài)度,謝雙瑤對張家的計劃也在不斷調(diào)整,如今已下決心要嚴厲處置張地主一家,倒不是因為他們欺男霸女什么的——這年頭,如果要按后世《刑法》來,鄉(xiāng)紳家一個個都要牢底坐穿,至少也是個投機倒把、操縱市場的罪名,這是時代限制,謝雙瑤都早習慣了,只是她決定把張地主一家當做典型處理,讓周圍鄉(xiāng)鎮(zhèn)的地主老財都看看,在省城有關(guān)系又如何,膽敢抵抗買活軍的滲透,霸占買活軍想要的資源,就是這個下場。
立威,這一點在爭霸天下中是很重要的,對謝雙瑤這個女大王來說當然就更重要了。不論是昨晚的閱兵,還是今日的視頻放映——其實就是剪輯了一下春晚歌舞,別的節(jié)目她也沒放——都是在營造自己的形象,對外釋放信號。這或多或少也是無奈之舉,但也沒辦法,她是女的,過了年才十五歲,這就讓她不得不出這些歪招了。
要說原因,就看一點就能明白了,現(xiàn)在買活軍這里的讀書人,王舉人是因為女兒生病了,沒別的辦法來的,雷郎中那幾個都是被牛痘吸引過來的。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原本就混出一點名堂的人來到買活軍的地盤里嗎?
沒有,別說正經(jīng)的書香門第、世家大族了,就連私鹽販子都不會考慮投靠這股勢力。各地的魔教雖然也有圣女一說,但大家都知道不過是個噱頭,圣女的背后還有教主,至少也都是三十歲往上的老男人,這種人才被認為是可以搞出動靜,可以謀大事的。謝雙瑤想要讓買活軍具備對人才的吸引力,那就只能是讓大家充分的認識到她的確并不平常,甚至就是傳統(tǒng)認知中的仙人?!m然她自己有時候也左右橫跳,看著掃盲班已畢業(yè)的活死人在那頂禮膜拜,還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惱火痛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她能治好病,就會有一批人為了自家親人的健康來到買活軍的地盤里和她交易,然后被買活軍超時代的科技感化收服,開始向買活軍靠攏。她能發(fā)明牛痘,能傳授治病救人的知識,自然便會吸納另一批人才。謝雙瑤對人性的認識充分而清醒,對這時代也沒有過高的估計,在這個時代,這種時候談理想,實在是有幾分可笑的,95%以上的民眾是文盲,根本就沒開化到能擁有理想的程度,剩下5%的人也沒接受過一點新思潮的洗禮,甚至新思潮本身現(xiàn)在都還沒誕生,她能和這個年代的人談的只有利益,誰的利益和她捆綁得最緊,她就最能依賴誰。
所以張地主是必須要消滅的,因為大家很難找到共同的利益,沖突點倒是很多,而劉老大卻值得收服,他就是自己不來,謝雙瑤也不是沒別的辦法,劉老大麾下的小兵在臨城縣常來常往,買活軍總有辦法讓他們看到閱兵。劉老大自己很積極主動,這倒是出乎意料,省了她很多事。謝雙瑤認為她和劉老大至少目前有共同利益——劉老大想繼續(xù)做他的私鹽生意,而只要不在買活軍的地盤做這個,謝雙瑤對此并不反感當然劉老大在買活軍的地盤賣私鹽也賺不到什么錢,而且她逐漸發(fā)現(xiàn)私鹽販子是現(xiàn)在她最該拉攏的一批人。
倒不是為了別的,而是因為私鹽販子以及鄉(xiāng)村貨郎,在這個年代,維系的是最下沉的鄉(xiāng)村商業(yè)網(wǎng)絡,而且有許多最封閉的鄉(xiāng)村甚至連貨郎都不太需要——但他們卻是一定要吃鹽的。用后世的話說,私鹽販子就是把大敏朝的‘最后一公里’掌握在手里的人。如果一個政權(quán)想要達成對自己地盤的精細化統(tǒng)治,那他們的前期調(diào)研就非得跟著私鹽販子一起做不可。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