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縣的年夜飯是吃得早,饒是有這么多瑣事,天還沒黑,也便有不少人聚在了軍營外頭,探頭探腦往里頭張望,等大門一開,便都猶猶豫豫地溜了進來,不過這個軍營實在沒什么好看的,又不是扎帳篷布陣,軍營也是一排排的水泥平房,遠處有個大校場,拿土堆壘了高高的觀望臺,上頭再堆磚砌座位,水泥抹面,一排一排都是階梯一般,這軍營興建時不少農(nóng)夫還去做工,才建好兩三個月,不少工人便指指點點地和家人炫耀自己修造了哪一處。不過有許多設計就連他們都不明白,只道‘肯定是六姐神仙見識’。
這話對也不對,這里有些東西大家是能明白的,有些則莫名其妙,校場——這個大家是明白的,要操練士兵自然得要這玩意兒,若一座縣城連校場都沒有,那便等若是基本放棄了自己的武裝力量,遇到事只能往州城、省城求援,就連臨城縣以前都有個小校場,正是這軍營的前身。如今這校場被擴大了數(shù)倍的規(guī)模,四周起了些水泥階梯,這個倒是可以猜想,是方便休息時坐臥,如今臨城縣的百姓便在上頭陸續(xù)坐了下來,一開始人還不多,都是間隔著坐,后來人多了,上頭人的腳縮在后頭,下頭照舊可以坐人,這樣看坐個兩三千人也是寬寬綽綽。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環(huán)繞著校場的長桿,就有些令人迷惑了,是要環(huán)著校場豎起旗幟嗎?可……哪有那么多旗幟可樹???好的旗幟也很費錢的呢,而且按有見識的人說,一般都是將軍才能豎旗,謝六姐自己都沒有稱王,未必就冊封了這么多將軍?
人多了,擠在一起便不是很冷,大家嗡嗡地談論著,不時有孩子在階梯上追逐玩耍,惹來呵斥,天色將晚的時候,又來了十幾個兵士,背上都背著奇形怪狀的包裹,多是平時見過的買活軍,他們靈巧地踩著長桿上的踏腳,往上爬去,很快便爬到了頂端,靠腳力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乩p在那里,把背上的東西解下來,綁在旗桿頂部,又伸手撥弄了一下。
“嘩——”
人群一下和海浪似的爆出驚叫,甚至有些人本能地回身護眼,驚得渾身發(fā)抖,很多孩子嚇得傻愣愣地站在原地,含著手指往那小太陽去看,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另一處長桿的‘小太陽’也亮了起來,又是一陣驚呼,還是買活軍那里傳來了呵斥聲,有些人走到主席臺上,手里一樣拿著一個喇叭,喊道,“慌什么,沒見過燈么!”
夜燈哪里是這個樣子的!
在座的觀眾雖然以本地人為主,但卻也不乏王舉人、雷郎中這樣多少見過世面的讀書人,此時卻也都和旁人一般瑟瑟發(fā)抖,雷郎中甚至揪住組長連翹的衣袖,每亮一盞燈便戰(zhàn)栗一下,待十余盞燈都亮全了,校場中央被照得宛如白日,那些兵士滑下旗桿,這才顫聲問道,“這……這燈燒的是什么火?我沒看見蠟燭,難、難道燒的是六姐的仙力?”
他不算是問得非常沒有見識,也不是沒見過夜晚亮如白晝的樣子,在泉州城里,那些豪商年節(jié)下開晚宴時,也是重燈疊火大放光明,在這個年代,照明也是極寶貴的資源,沒有足夠的家底是開不起夜宴的。每一次足夠光亮的夜宴,背后都是尋常百姓很難想象的照明花銷,蠟燭是一筆錢,燈籠是一筆錢,還要有充足的人手在各處隨時剪燭花、換燈油盞,以免引起火災。
但即便如此,哪怕是千燈之宴,都難以比擬此處的孤燈光華,一盞燈便可照亮方圓二三十米米也是新學的度量,十余盞燈疊加,這偌大的校場宛如白晝,便解答了另一個疑惑:大閱兵也好,大宴請也罷,都沒有晚上的,便是因為沒有什么光亮能照耀這么大的校場,大部分人都籠罩在黑暗中根本無法成事,除非……
除非像買活軍這樣擁有仙術(shù),擁有這樣的神燈!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