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燒餅一看就知道是岸上打的,大批量地送來船上,只有海寧這樣有私港的城市才有這種北方的食物流傳,第一是有面粉,第二是這種面食可以做得極其干燥,放幾個月也不會霉壞。是很受到船家歡迎的,沙船還好,都在近海航行,過幾日便可停下補(bǔ)給清水,這些福船一出海就是幾個月,靠岸機(jī)會不多,又要存貨,又要存飲用水,空間非常有限,不可能攜帶米糧,因為那還要耗用水去做它。除了這種杠頭燒餅之外,還有炒熟了的面粉,也受到船家的歡迎。
至于豆芽,更是必備的,這在沿海水手中幾乎已形成了一種信仰,別的可以不吃,豆芽卻是一定要吃的。據(jù)說這種食物為媽祖娘娘所喜,常吃豆芽,百病不侵,而黃大人在臨城縣時偶然間學(xué)到了另一種道理,那就是人要生存下去,必須要攝入各種維生素,豆芽是所有富含維生素的植物中,攜帶成本最低的一種,只要帶了足量的黃豆,就可以按時發(fā)芽食用,可以有效地減輕載重負(fù)擔(dān),避免壞血病的發(fā)生。
這一餐食物對黃大人夫婦來說,當(dāng)然頗為潦草,他們也有許多充足的準(zhǔn)備可以加餐,但對其余乘客,尤其是那些女童們來說,就是唯一的口糧了,這樣的供給已算很充足。黃太太取出一個盤子,夾了些豆干、咸菜,又夾了一坨外婆菜,一坨雜鲞,讓傭人們自去分食配飯,自己將壇子菜歸置了一番,箱籠鎖好。捧著一個食盒,黃大人在后頭也端了一個。兩人一起走出房門,黃大人笑道,“太太,可還有往日身手么?”
從客房去到樓上的露臺,要走到走廊盡頭爬繩梯上去,若是一般的女眷壓根就辦不到,更不說手里還捧著食盒了。黃太太白了丈夫一眼,左右張望無人,便將裙裳撩起,掖在腰間,將食盒磊在黃大人上頭,自己后退幾步,一個縱躍,手扶一條纜繩借力,無聲無息地便翻上了露臺。探身下來取走食盒,黃大人微微一笑,也跟在她身后翻上露臺,笑道,“娘子好身手,愚夫自愧不如?!?br>
黃太太道,“愚你個大頭鬼呢?!?br>
這露臺平時不太有人來,是備著海戰(zhàn)用的,上頭壘放著許多木箱,還有幾門紅毛大炮,此時天氣還有些冷,二人端著食盒,在大炮邊上找了個避風(fēng)的地方,攤開油布挨著坐了,食盒便擺在木箱上,此地視野開闊、空氣清新,令坐了十幾日船的旅客精神為之一爽,兩人先喝了幾口熱粥,黃太太掰開燒餅,沾著紅燒蹄髈的湯汁送入黃大人口中,笑道,“你又打什么鬼主意呢,把我?guī)У竭@里來,有什么話不如等到地頭再說。”
黃大人帶她去買活軍治下,自然不是純粹的送去做人質(zhì),這一點(diǎn)夫妻兩人心中都是有數(shù),只是一路人多口雜,黃太太這也是提醒黃大人,此處尚還不是說話的地頭,黃大人道,“正是有事要請你做個說客?!?br>
便將吳老八的煩惱和黃太太如實(shí)道來,因為黃太太不熟悉買活軍的規(guī)矩,又要從頭開始介紹,黃太太聽著故事配飯,也是興趣盎然,杠頭燒餅不覺都吃了一個半,黃大人這才堪堪講完。
此時豆芽菜已涼透了,但好在其余路菜本也就是冷的,黃太太把塞在自己懷里暖著的燒餅遞給丈夫,催他快吃了幾口,方才評價道,“從前在武林,只知買活軍治下產(chǎn)上好的鹽糖,今日聽你說了,才曉得天下間竟有這樣稀奇的事。沒料到他們男兒郎剃了青頭不說,連女孩兒,光頭也是說剃就剃?!?br>
黃大人想到自己被迫剃光頭,出來見到一群光頭旅伴的往事,嘴角抽了一下,強(qiáng)笑道,“是以咱們在路上可得多注意著,這才能保住頭發(fā)?!?br>
經(jīng)過一年,他的頭發(fā)是長出來了,但還不算很長,黃太太此時方才知道剃頭的原委,不由也摸了摸自己的頭,不過他們這樣出行,雖然和平時比也算是不便吃苦,終究又要比翻山越嶺的私鹽販子好上太多了,驅(qū)蟲的藥物更是早早備好,坐河船時取水方便,還要燒滾了水去燙床板,因此暫未染上虱子跳蚤,頭發(fā)目前為止還是安全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