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和景可是他好兄弟,他親自帶著來的,明老五還這么不給面子!
“去去去!你個粗人懂什么!”明五沒好氣的翻白眼道:“京城那價格是因為那位求仙問道,上行下效鬧起來的!前些年的時候價格可沒那么高,我這已經(jīng)是往高處給的價兒了!”
晏和景前些年為了賺錢沒少東奔西跑,這上頭多少也了解一些。明五的話不假,這價錢已經(jīng)算厚道的了,有些黑心商家欺負百姓沒見識,珍貴的藥材幾兩銀子就收走了,賣家還歡天喜地賺了大便宜一樣。
見狀南喬便點了頭,明五拿了靈芝進到里間,不一會兒拿了個小布袋出來:“這兒是五十兩,五兩一個的銀錠子,您二位數(shù)一數(shù)?!?br>
銀貨兩訖,夫妻倆便告辭離開了仁心堂,于盡孝許是跟明五有話要講,沒跟他們一塊兒出來。
“那個明五,身份上許是不一般吧?”去找工匠的路上,南喬輕聲道:“邊塞少見這么齊整的銀錠子,成分也足,我瞧著怕是不比官銀差多少?!?br>
晏和景心里也有些猜測,軍中分成了兩派,寧王那邊背靠著秦記商行,自然財大氣粗。司康年這邊沒聽說有什么來錢的渠道,麾下將士待遇卻也不差,早就有人猜測背后有豪商支持了。
只是沒聽說有什么大商家是姓明的??!
其實身份不一般的何止一個明五,便是于家兄弟,雖早些年便與他熟識了,但這身世上也是撲朔迷離。尋常百姓家誰會給孩子起名盡忠,盼著他為國盡忠呢?他們更多的會選擇福、壽、財之類的字眼兒,或者更干脆一些,大虎二狗什么的也常見。
若他們只是毫無背景的山中獵戶,又怎會那么快便成了司康年的心腹?別看晏和景給司康年當過替身,論受信任程度,他遠不及于家兄弟。
難得糊涂,有些事情便是看出來了,也不能表現(xiàn)出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