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炒房差不多,這會兒都在悶聲買,要不是姜樹就在縣衙,對賺錢的嗅覺又足夠靈敏,等碼頭買鋪子、買地能賺錢的消息傳到姜家村,好地方?jīng)]了不說,遠的地方說不定都得漲價。
沈青越:“你能查到這些地方都是誰家的鋪子誰家的地嗎?”
姜樹:“能啊,地八成都是附近那幾個村的,還有不少荒地,你看哪兒能買,我上他們村里問問,問不著的反正縣衙有文書冊子,我去查查,再一家一家去問就是了。”
沈青越看了他一眼。
賺錢姜樹是真不嫌麻煩。
之前跑茶,這會兒買地,好一陣子不見,姜樹也比去年長結(jié)實了,看上去比從前在村子時穩(wěn)重靠譜些了。
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沈青越:“你先前說那個鋪子能買就買,價錢你看著談,我原本打算山貨和竹簾那些一起賣,如果能多買個鋪子,就外面賣山貨,里面只賣竹編和書了?!?br>
姜樹:“行啊?!?br>
沈青越在紙上大致勾了一下,“舊街和這塊兒,有類似的鋪子、空地都能買,以后咱們不開店,往外租也行,不要太靠近江邊的,萬一汛期發(fā)洪水,說不定會淹。”
姜樹:“地也不能買嗎?”
沈青越想了想:“想買也行,價錢合適可以買,大不了回頭賣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