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到了中午,從書院跑出來一群孩子,孩子后面還走著一群十七八到三十多歲書生。
這些都是上午也上山蹭課或者去山上搞什么書談的。
他們書院那些藏書可以抄、可以看,但為了保護書,不許弄壞不許拿下山。
想看的都得上山。
一陣子過去,常在村里住的幾個趁著上午趙先生沒空,干脆弄了個小型聚會,就在竹屋或者兩個講堂間的空地一起討論一本書里的某一篇、某一段,討論的還挺激烈。
后來這個小型討論會越聚人越多,家旺、姜松他們課間也會過來聽一聽,有時候趙先生聽見了,下午還會帶他們一起讀。
搞得挺輕松又學術(shù),很受歡迎,遇到不是很枯燥的內(nèi)容,村里的孩子們也愛跟著聽一聽,下午也會跑山上湊熱鬧。
有了“趙先生集”,村里人對識字讀書的觀念也狠狠革新了一把。
現(xiàn)在小孩兒們說下午想上山聽大人討論書,只要家里不是忙到不可開交了,大人都同意。
書生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里的小孩兒們,小孩兒們也反過來影響著他們的作息。
現(xiàn)在這群書生每天跟著這些小同學一起上課、放學,相處還挺不錯的。
到了山道口,有人回家,也有人到村里各家鋪子吃午飯。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