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他又在村中轉(zhuǎn)了轉(zhuǎn),還下田去看了看收成,對姜家村印象十分不錯。
一頓飯的工夫,也算熟悉起來,他頗有些推心置腹地建議他們還是要多請幾個好點兒的先生,別只教蒙學(xué)。
這么好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就教村里的小娃娃識字,還不收束脩,這不是純虧嗎?
他已經(jīng)知道了姜竹家有座山,但有座山也蓋不起他們規(guī)劃的那種書院啊。
沈青越:“我們也想來著,剛剛新聘任了一名先生,等書院辦好,就能讓先生落籍了。”
文吏:“也是從難民里找的?”
沈青越:“對?!?br>
文吏:“倒是個好辦法?!?br>
先前他們也給縣城的幾家書院推薦過人,只是衢國的功名在大虞是不認(rèn)的,得重考一遍,不能拿來公開說書院新聘了幾位舉人,幾位秀才。
等他們考完,起碼得三年。
不缺先生的書院就不太愿意用衢國人,除非對方愿意以書院學(xué)生的名義再在大虞考一次。
而很多衢國讀書人其實也不太愿意在大虞重新科考。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