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第一本的利潤參考,沈青越還想保持和第一冊一樣的價格,“等你們印全冊本時候再換紙加錢吧。”
據(jù)他所知,池遠舟岳父從難民里挖了兩個衢國來的紙坊工匠,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抄出來的竹紙更薄,更細膩,造價還更低些了。
賣到現(xiàn)在,他們第一冊利潤很高,第二冊還是讓一讓利吧。
買書的主要是小朋友呢,普通人家小朋友攢一年都不見得能攢夠三百五十文錢。
“對了,你家紙坊要用竹子嗎?”沈青越問起來。
去年他們忙來忙去的,都沒往紙坊賣竹子,也沒怎么賣樹。
今年開荒會清理一片竹林,肯定要砍竹子。
老竹子可以留下來做建材,嫩竹子可以用來造紙。
筍是挖不完的,林子里很密,可以間苗式砍一砍。
第134章談價二更
紙坊是需要竹子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