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這山從根源上算,也不是姜家的山。
附近位置好的山早幾十年前就被縣里的大族買了,只不過這兒沒種茶,一直閑著,后來姜竹爹娘成親時候,這成了姜竹娘韶瓊玉的嫁妝。
后來韶瓊玉難產(chǎn)去世了,葬在山上,姜竹他爹傷心欲絕不肯下山,自己一直在山上陪著,姜竹的舅舅、姥爺瞧著,也沒往回要嫁妝,這山名義上就成了姜正山的了。
村里人不全知道,但里正很清楚,無論按風(fēng)俗還是律法,女兒不在了,又沒留下個孩子,人家娘家是可以做主將嫁妝要回去的。
雖然他們都默認(rèn)山歸姜正山,但真正的所有人是韶瓊玉的娘家。
從前人家娘家也和姜家鬧過氣,喊著要把山要回去,只不過誰都瞧得出來姜正山夫妻倆感情深,他守著墓憔悴得沒了人樣,那幾年過得跟死了也差不多,最后不了了之了。
只不過當(dāng)時他們也默認(rèn)了只要他再娶,嫁妝就要還回去。
起初還有人覺得他是為了山和房子在演,等攢了錢,就要再娶妻生子,哪想他真就守著座墳一守十來年。
姜家人勸不動。
他老丈人家也沒話說了,到后來都不忍心看他年紀(jì)輕輕好好一個人過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還勸他別惦記了,山他們不要了,嫁妝都不要了,讓他找個好姑娘安心過日子吧。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