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佚輕敲提桿,翠光兩儀燈中的燈火飄出,火焰暴漲將那些欲害人性命的火苗吞噬殆盡。
這反而觸及了那些冤魂的傷心事。
數(shù)不勝數(shù)的火苗飛來,連帶著附近可燃不可燃的宮中用品都成了助燃火苗之物,四周無形的墻壁也在收縮,就好似他們生前受到的壓迫。
再次喚來火焰的蕭佚還沒來得及壓下那些作亂的火苗,就見一人從旁處走出手中還拉扯著一名畏畏縮縮的少年。那人禮而下拜,口中恭敬地稱呼道,“貧道史子眇見過蕭廷尉。”
“你知道我?”蕭佚有些驚奇。
知道蕭廷尉和能直接認出他是蕭廷尉是兩碼事。就是對當(dāng)年蕭廷尉理念追崇認同的荀彧荀攸都是只知其人不識其容,奉孝都是在知道自己先秦經(jīng)歷后大膽推測,才將他和蕭廷尉這個身份掛鉤,而眼前的這名道人卻能毫不猶豫地說出自己是誰。
史子眇解釋道,“貧道家中曾留有孝明帝時期的畫像,這才一眼認出廷尉。”似是想起蕭佚在外名聲的他繼續(xù)一拜,“貧道愿意獻上家中遺作,只愿廷尉護陛下與國璽無恙。”
“夫子!”被拉扯出來的少年氣急敗壞,他想把史子眇拉起來,“辯成了鬼魂無人能奈我何!待董卓那奸賊重回洛陽,我能親手解決掉他,不需要夫子去求別人!”
比起同樣作為傀儡受董卓桎梏的劉協(xié),親手命人毒殺自己又害了母親的董卓更令劉辯怨恨,這股怨氣夾雜著皇宮內(nèi)經(jīng)久不散的恨成了支撐劉辯鬼魂清醒活下來的養(yǎng)料。他靠著這些肥料活到了史子眇尋來的那一刻,又在史子渺的幫助下穩(wěn)固魂體沒有落得一個戾氣侵入的下場。
但是史子眇知道這樣下去仍舊對劉辯不利。
看著自小養(yǎng)在家中的劉辯如今這副模樣,史子眇不忍看他淪落成怨鬼,在已經(jīng)有了新帝的情況下他仍是稱呼著劉辯為陛下,“陛下,難道您不信臣嗎?”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