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花竹在職,他的這些做法,自是沒有人敢當面說什么。但下面的人消極怠工、陽奉陰違;平級之人推三阻四,漫不經(jīng)心,都不給他好臉色瞧。
比如,有時會有覺得翻案無望的犯人家屬,他們偷偷賄賂差役,只求讓家人死個痛快。于是有些大膽的衙役,便將犯人當堂治死,成全他的整尸首。他們是拿錢辦事,但人死在花竹堂上,花竹平白擔了一個嚴刑斃命的名聲。
如此種種,花竹上任的半年中,免不了明處得利,暗處吃虧。但他哪里明白這里面的關竅,只一心覺得人們不喜歡他,是因為他不夠好,于是越發(fā)努力地做一個好縣尉,然后越發(fā)地惹人厭。
后來花竹和方家的婚事傳出,大家給了他三兩日的好臉色,但他緊跟著被冤下獄,眾人又在背后道他活該。如今他回臨安,隱隱有起復之勢,自然成了不少人的肉中之刺,巴不得趕緊再給他拉下馬。
畢竟,若你的同僚落魄,那多數(shù)時間都只是一個飯后談資,但若你的同僚先得志,再落魄,那看在你的心里,自然比上一種要來得舒爽。
花竹眼看就要從戶部尚書家的女婿,淪為錢塘縣小吏。大家都暗搓搓地等著看好戲。特別是焦祁,他全家都為侯海賣命,死了那位表兄的帳,自然也順帶記在花竹身上。
于是便有了出城治疫“眾望所歸”這一幕。
眾人等著看好戲,沈安瀾卻是犯了難。
羅村因為背景特殊,就算村里能淘金,也沒有幾個官吏愿意去,更何況,如今村里是在鬧瘟疫。眾人對花竹的那些心思,沈安瀾心里明明白白。羅村治疫這件事,若是做得不好,那必然是要撤職查辦;但即使做得好,也無甚獎勵,甚至也會因為與羅村接觸過多而喪了仕途。
沈安瀾終究有些良心,最后說道:“不如大家抽簽吧,誰抽中了,誰便去羅村?!?br>
這個提議公平,但卻并不怎么受錢塘縣眾人歡迎。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