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一:“……”
蔣小一給了他屁股一巴掌。
到底是他親手照顧養(yǎng)大的弟弟,隔天中午,不出蔣小一所料,蔣小三又背了一籮筐紅薯葉回來。
他年紀不大,腦子又不太聰明,不知道是因為放了油和鹽紅薯葉才會那般好吃,只以為是炒的紅薯葉就好吃,吃了兩頓也不膩,早上蔣父和蔣小一一走,他跟蔣小二就去地里摘了。
也沒白要,摘夠了紅薯葉,他又幫大伯娘拔了好些草,兩只小手兒臟兮兮的,紅薯汁沾到衣裳或是手上,都很難洗掉,蔣小二和蔣小三蹲廚房里洗了半天,小手還是黑的,兩個小家伙也不管了,出來乖乖的坐在門口等蔣小一回來。
不過今兒不曉得怎么回事,到了時辰,蔣小一卻遲遲不回。
蔣小二和蔣小三會煮粥,但不會煮菜。
蔣家灶臺是黃泥砌的,有兩個灶眼,專門煮飯的那邊,做的矮,剛到蔣小三的鼻子,可炒菜那灶臺就高了,比蔣小三高出快兩個頭,因為做得矮,炒菜時彎腰難免的不方便。
蔣小一每次煮菜,蔣小二和蔣小三都會在旁邊幫忙,煮菜和煮粥其實也沒差多少,就是水開了,把菜倒進去,然后時不時翻一下,出鍋前再撒幾粒鹽,也就成了,沒什么難度,可蔣小一沒讓他們煮過,擔心他們爬到灶臺上,不小心掉鍋里。
父母在不分家。村里人大多都是幾兄弟住一起,這人多了,要是鍋買的小,不說煮菜,就是熱水洗澡啥的,都不方便,因此家家戶戶家里煮菜的鐵鍋是又大又深。
之前就有戶人家,聽說是給孩子煮水煮蛋,期間忙,去后院打掃雞圈,沒能守在灶臺邊,那娃子等不及,自己爬到了灶臺上,結(jié)果不小心掉到了鍋里,當時那水正咕嚕嚕的滾,最后那孩子都還沒能送到鎮(zhèn)上,半道就咽了氣。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