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南亭排名第五十九,坐在中前排的位子,正好能清晰地看到龍椅的位置。
直到坐在了殿內(nèi)按排定好的座位上,秋南亭才終于松了口氣。他輕輕撫了撫衣袖,低頭摸了摸桌案上準(zhǔn)備好的文房四寶,想起兵荒馬亂的一早上。
天還未亮,秋南亭他便是被一股粥香喚醒。李津親手煮的粥已經(jīng)端到了桌上。熬得濃稠,米粒綿軟,還加了些山藥和紅棗。
李津一絲不茍,完全未假他人之手,從煮粥到端碗都親自來做,縈絲和飛絮也是在灶房里守了一宿,生怕有人進(jìn)來做點手腳。
用過早膳,李津帶著秋南亭出門,秋鶴原和袁瓊師來給他送別,送到門口時,幾乎全府上下都來了,也不說話,就默默站在門口用鼓勵的眼神看他。
搞得本來沒那么緊張的秋南亭心臟都有點受不了。
門口李洮早就等著他了,秋南亭與李津、李洮一同上了瑞王府的馬車,兩個世子為他保駕護(hù)航,準(zhǔn)備前往宮中。
然而,京城的街道早已人聲鼎沸,沿途狀況不斷。馬車剛出巷口,便遇上一個滿臉皺紋的老頭站在路中央,佝僂著身子攔住去路。駕車的車夫連聲勸解,老頭卻是一副耳背模樣,拄著拐杖一點點兒走著。
好不容易繞了過去,前面不遠(yuǎn)處又有個少女跪在路旁,哭訴著賣身葬父。她衣衫襤褸,哭聲凄切,看見馬車過來就想往上撲,引得不少行人圍觀,路頓時又被堵得水泄不通。
一路上紛擾不斷,李津臉色越來越難看,終于忍無可忍,直接坐到車轅前,冷冷掃視周圍,眉頭緊蹙,帶著壓抑的怒意。
李津的氣場瞬間震懾住了周圍的行人,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威壓,讓那些想靠近的人不由得退開幾步。周圍有眼力見的百姓見狀,紛紛讓出一條道來,馬車這才順暢地繼續(xù)前行。
入宮時,李津與李洮作為皇家子弟一同陪同秋南亭。而在秋南亭身側(cè),隨行的侍衛(wèi)也是許閻鴻特意安排的,負(fù)責(zé)為他盯緊周圍的一切,確保秋南亭在前往大殿的路上不受干擾。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