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片下方是至少10cm厚的龍皮,其下一層厚厚的脂肪,接著是呈不規(guī)則環(huán)狀分布的紅肉,看起來有點兒像牛腱,幾乎沒有脂肪,帶有樹枝狀的肉筋,肌肉纖維比牛肉更細更緊實,厚度大概接近一米。
紅肉下方的一層肉色更淺,呈淺紅色,質地更韌,有種擰麻花一樣的肌理。
“麻花”再下層是薄薄一圈白色,5cm左右,帶一點點微透的質感,不是脂肪,但也不太像肉。
再下方是脂肪和肌肉幾乎等比例均勻交錯的“雪花肥龍”,厚度足足半米。
林牧腦補著足球那么大的香煎肥牛,沒出息地咽了咽口水。
雪花肥龍再下方又是那種帶肉筋的紅肉,接著是半透明的筋膜,最后是骨頭。
尾巴中間貫穿著一根巨大號的脊骨。
真的,巨大,連淺粉色的骨髓看起來都蔚為壯觀。
樂游之前帶林牧去吃烤恐龍,一頭恐龍身長也就兩米,從各種層面上,跟眼前這玩意兒都沒有可比性,林牧已經嘗試了各種恐龍制品,但到現在才算有了吃恐龍的真實感。
他咂了咂嘴,糾結地皺起眉頭,尾巴辣么大,不同位置的肉質天差地別,配合各種各樣的烹飪手法,酸甜麻辣咸排列組合一下至少能做出上百道菜……
佳麗三千,到底先寵哪個??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