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掏出手機,翻通訊錄:“皎皎先別急,我找同事問問?!?br>
馮英雖然提前退休了,但以前的關系網(wǎng)還在,她找了一個兒科的同事咨詢。
電話打過去,簡單描述了一下孩子的情況,詢問疫苗是否能夠補種,該怎么補。
馮英的同事聽完,開了擴音的聽筒里傳出她滿是不解和驚訝的聲音:“沒打疫苗,三歲的小孩一項疫苗都沒接種嗎?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也沒打嗎?卡介苗和乙肝第一針一般出產(chǎn)房當天就會給孩子打上,怎么會漏呢?”
馮英尷尬地給同事解釋:“孩子不是在醫(yī)院出生的?!?br>
同事:“那也可以補??!這都三歲了,有些疫苗都過了補種期,孩子父母干什么吃的?太不負責任了吧!”
馮英:……
她窩了一肚子的氣,這事當然不是他女兒的錯,她皎皎自己還是個孩子,能知道什么?
但內(nèi)情不好跟同事細說,只能長嘆口氣,“情況比較復雜,一言難盡,現(xiàn)在就是想問一下孩子還能不能補上疫苗?!?br>
聽出她語氣里的為難,同事也不再多問,思索片刻回道:“乙肝可以補,卡介苗……孩子三歲了是吧?好像要做一個ppd實驗,陰性才能補,其他疫苗……百日破、麻腮風、乙腦、甲肝之類的,你再去防疫中心或者婦幼問問,這些都是孩子上學之前必打的疫苗?!?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