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僅要把柏松從暗處揪出來,更要柏松將其所作所為一點不剩的全部償還。
王昱心領神會,柏意的意思是,無論真正的黑手是誰,幕后的主使必須是也只能是柏松,他在電話里拍拍胸脯保證:“收到,老板?!?br>
影片要參與某個電影節(jié)評比,柏意不允許停工時間過長,可鮮少有導演愿意來拍文藝片,王昱焦頭爛額之時,收到了一份簡歷,電影學院畢業(yè)的科班學生,證件照上的男人表情疏離而冷淡。
王昱詢問柏意要不要面試一下,柏意疑惑道:“奇怪,難道我很懂嗎?你看著辦吧,盡快開工,記者會我跟他一起去就可以了”。王昱撓撓頭,其實他也不懂電影,只是這個男人看起來挺符合他對文藝片導演的刻板印象,那不如讓他來試試。
柏意作為第一投資方,和導演的第一次見面,竟然真的一直拖到記者會那天。
臺下的閃光燈樂此不疲地閃爍,柏意有些不耐,也不能表現(xiàn)出來,只能將目光專注于面前的座位簽。
純黑色卡紙上寫著燙金的兩個字“安陸”,柏意的目光又從這個名字轉到座位簽后交疊的手指上,這位導演似乎身體不大好,膚色蒼白,指甲上沒有一個月牙。
安陸的聲音有些啞,似乎是前一晚沒睡好,強打著精神來接受采訪:“每位導演的風格不同,我不能保證百分百與之契合,但中途進組不代表我對故事的把控能力就有所降低,我會在尊重上一位導演成果的同時,加入我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也希望大家可以對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滿意?!?br>
或許是因為安陸睫毛很長,看上去有些溫柔和靦腆,記者們對安陸都很寬容,沒有問什么尖銳的問題,針對劇情聊了兩句之后,便將矛頭對準了柏意。
傷員情況、爆炸原因、更多內幕......盡管柏意已經(jīng)做足了應付這些問題的準備,但真正面對一個接著一個的話筒時,他還是感到一陣無法抑制的煩躁。
柏意很少露出“笑”這個表情,今天出發(fā)前,王昱特地提醒他,面對記者要禮貌微笑,于是現(xiàn)在的他便笑得很難看,也很僵硬,回答的話幾乎是從唇角擠出來一樣:“這次爆炸除了導演之外沒有造成其他人員傷亡,賠償和損失都由我們公司承擔,所以調查結果也不會公開,比起這件事,我還是希望各位能多關注這個電影,期待安導演的成果。”
記者們識時務地結束了采訪,在柏意陰惻惻的注視下離開了會場。
王昱唯唯諾諾地站在發(fā)言臺邊緣,接過柏意遞過來的西裝外套,低聲道歉,說沒想到記者不按稿子提問,柏意咬牙切齒,表示電影上線后決不在今天出席的媒體平臺上宣傳。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