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安荷也是這么覺得的。
兩人相視一笑,踏進道觀大門。
找到這里來,何荷允還是費了一番功夫的。三十多年前的資料不好找,她手上的線索就只有名字和大概的長相,連當年的所謂收養(yǎng)文件也只是私人協(xié)議。
后來終于被她聯(lián)系上這位吳居士,曾經(jīng)與安荷是鄰居,還是中學同學。得以了解一些情況。
道觀里很清凈,幾乎沒有人。等了大約五分鐘吳居士就出來了。挺和藹的一位阿姨,比她的妹妹吳姐要高瘦一些,畢竟居士嘛。
她一直安置在這里,就十年前道觀擴建時搬過一次。有人給她一次過交了五十年的費用。她走得早,也沒親人在,但每年都有朋友來拜祭。
請問朋友是什么人?
他每年都會這天來,到時你們就會見到了。
吳居士領(lǐng)她們?nèi)サ揭粋€先人堂,安荷的骨灰安置一個稍高的位置,打掃得很干凈,還放了一支鮮花,看來有人不久前才有人拜祭過。
我給你們開個拜祭桌。
雖然是山上古色古香的道觀,但設備都是很現(xiàn)代的,電子拜祭桌,牌位和照片都是屏幕顯示。看上去的質(zhì)感倒是跟實物相差無幾。
調(diào)好設備,吳居士也不打算留:你能找到她相認,也算是天意緣法。有什么需要的話去那邊茶室就能找到我。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