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人馬齊動。
各州府仕子、書生,村鎮(zhèn)德高望重的耆老、孝廉,甚至是聽得口口相傳的消息,心中不平不忿的各方百姓,自發(fā)的帶上干糧行囊紛紛進京,與京都許許多多的百姓匯聚在一起形成洪流,就那么日日靜坐四方宮門口輪流堵宮上諫。
一時間京都亂了,皇宮亂了,帝王的心更是亂了。
宮中皇帝坐立難安,一日日里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問伴當大太監(jiān)宮外的人流散了沒有,而得到的卻是人一日比一日增多,還有更多正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趕來的消息。
皇帝徹底的慌了。
朝中臣公,哪怕是秦相國一脈,連帶那些保持中立沉默的一系,見此情況也覺日夜難安,眼看當?shù)弁鯇Υ硕际譄o策,想要鎮(zhèn)壓時,轉過頭來才發(fā)現(xiàn),朝廷好似除了沈越那廝,竟是無兵無將可用,失了民心后,更是不敢把御林軍與禁軍調(diào)動鎮(zhèn)壓這群目無王法,心中無君無綱的亂臣賊子們。
不得已,為保全自身中立者跟著紛紛下場,被迫站邊,連秦相國也背后冒出冷汗,生怕自己這個始作俑者被絕情帝王推出去以正天下,大朝會上,趕緊領著背后一系官員,假模假樣的為沈陸兩家求情。
局面不可挽回的往一面倒,皇帝只覺回天乏術,不得已之下,被逼無奈的揮手下旨,追封皇后,加封謚號,免承恩公藐視帝王之罪,赦免九族性命,倒是只判了個全家全族流放嶺南的判決。
至于導火索的沈家……
思來想去,皇帝昭告天下,先是勉力沈越一番,冊封定北候,加厚賞,又下令以示隆恩,送沈家一眾平安出獄北上與其沈越團聚,以表他的安撫之心,背地里卻將沈家人全部交由了秦相國手中,做足了被逼無奈良善帝王的架勢。
其真實目的嘛……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