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之所以圍桌布,不就是想要進一步的把自己的節(jié)目做的更精彩么?
雖是真的現(xiàn)場說播,可必要的配音還是要仰仗金手指的,比如話筒擴音,這是想讓觀眾們聽的更清楚;
比如書中出現(xiàn)雷鳴、馬蹄、狗叫等等各重聲音,她也提前在配音棚重新配好,錄制好,然后說書的時候相對應(yīng)的要播放出來,以便觀眾們有更好的體驗感;
這些都得假借桌布遮掩才方好圓說,至于質(zhì)疑這個音效,除了話筒,其他都是她親自親身配出來的,不怕驗證。
眼看著日頭一點點的升高,街頭叫賣聲不絕于耳,人頭攢動的連賣簸箕籮筐,賣老鼠藥的叔伯都已開張,一側(cè)居民區(qū)也不斷有婦孺老少小兒們出街,李瑤光想了想,決定在這個時間段先來一段試試水。
于是,點開早就調(diào)配到適合音量的話筒擴音器,小嘴靠近臺上的紙喇叭,一陣帶著童生特有清脆的歌聲隨即映入眾人耳簾,瞬間就吸引了來往人流的關(guān)注目光。
“你挑著擔(dān),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難又出發(fā),又出發(fā),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熟悉的bgm一起,李瑤光深有感觸,卻也承認,自己這么搞完全是故意的。
君不見,人家瑪麗蓮夢露為何會那般引人關(guān)注,還不是因著那極具暗示性的招牌動作么?
具后世心理專家分析,那就是一種心理暗示。
自己雖然不懂什么心理學(xué),可是她知道,從小到大,不管經(jīng)過多少代人,只要熟悉的bgm一起,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游記,這是不可磨滅的印象,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心理暗示呢?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